二十四日晴。上午有麟來。午寄葉聖陶信並稿〔10〕,即得複。午後同廣平往佐藤醫生寓。晚往內山書店買書三本,共泉六元四角。夜得紹原信,附致小峰函一封,即轉寄。
二十五日星期。晴。下午得小峰信及《語絲》,即複。晚同三弟及廣平閱市。
二十六日曇。上午得韋素園及叢蕪信,十六日發。得矛塵信並稿,二十五日發,下午複。有麟來。複紹原信。
二十七日晴。午寄水電局信。寄葉聖陶信並還書。午後秋方及其弟來。許詩荀來。下午衣萍、小峰來,交泉百。曙天、漱六來。夜往內山書店取《世界美術全集》第7冊一本,一元六角。又買《歐洲近代文芸思潮論》一本,四元七角。
二十八日晴。上午寄謝玉生書兩本,照相四張。下午劉小愚來。
二十九日晴。上午得霽野信,二十二日發。午後寄素園、叢蕪信。寄謝玉生信。下午寄還暨南大學陳翔冰講稿。得矛塵信。得季市信。得芳子信,三弟持來。得吳敬夫信。晚得小峰信並《唐宋傳奇集》二十本,舊稿一束,甘酒一皿,即複。得淑卿信,二十二日發。
三十日晴。下午璿卿來。得紹原信。得季市所寄曆日一本。夜有麟來並贈餅餌四個。複紹原信。複季市信。
三十一日晴。午後同三弟及廣平訪李小峰。在天福買食物五元。在廣學會買《英國隨筆集》一本贈三弟。晚李小峰及其夫人招飲於中有天,同席鬱達夫、王映霞、林和清、林語堂及其夫人、章衣萍、吳曙天、董秋芳、三弟及廣平,飲後大醉,回寓歐吐。
注釋:
〔1〕即《當陶元慶君的繪畫展覽時》。後收入《而已集》。
〔2〕陶元慶等來選取魯迅珍藏的畫象拓本,交立達學園繪畫展覽會展出。
〔3〕北大廿九周紀念會在杭州的北大校友商定是年十二月十七日在杭州西湖蔣莊舉行北大成立廿九周年紀念會,邀請魯迅會。
〔4〕立達學園繪畫展覽會全稱"立達學園美術院西畫係第二屆繪畫展覽會"。十二月十八日起在福生路(今羅浮路)儉德儲蓄會正式展出。第一室陳列陶元慶等人作品。魯迅曾寫《當陶元慶君的繪畫展覽時》為之介紹。
〔5〕疑為《近代美術史潮論》之部分譯稿。
〔6〕大學院國民黨政府直屬的最高教育、學術機關。一九二七年十月成立於南京,院長蔡元培。次年八月國民黨中央五中全會通過廢止大學院、設立教育部的提議,十月改稱教育部。魯迅曾應蔡元培之邀,任該院特約著述員,每月致送薪水三百元,迄於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底被國民黨政府教育部裁撤。
〔7〕發《語絲》第四卷第二期稿。
〔8〕望藹覃象刊於《小約翰》譯本卷首的作者望。藹覃象,因北京製版質量不佳,故在上海印製後寄去。
〔9〕至暨南大學演講題為《文藝與政治的歧途》。記錄稿有二:一為章鐵民記,經魯迅修改,二十九日寄陳翔冰,以《文學與政治的歧途》為題發表於該校《秋野》月刊第三期(一九二八年一月);另一為劉率真記,發表於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九日、三十日的上海《新聞報》副刊《學海》第一八二、一八三期,署周魯迅講。後者收入《集外集》。
〔10〕即《盧勃克和伊裏納的後來》。雜文,日本有島武郎作。魯迅譯文發表於《小說月報》第十九卷第一期(一九二八年一月),後收入《壁下譯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