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楊堅隻是隨口說說,並無與楊廣探討工商之意,接著便道:“廣兒適才所言征集典籍,廣為印刷,在各地興建圖書館,這應該隻是第一件事情罷?還有第二件事情卻又是什麼?快說來聽聽!”他聽楊廣說第一個方麵乃是小事,第二個方麵才是十分重要,做得好足以奠定千秋萬代之業。沒想到聽了第一件事情便覺得十分重要,那麼第二件事情又會是什麼?心中已迫不及待想聽個明白。
“兒臣正準備說起。”晉王楊廣肅容道,“這第二件事情乃是關於人才之選拔。人才乃是朝廷之根本,治理朝政、治理地方均需要大量人才。自古以來,選才之製曆經世卿世祿製、察舉製和九品中正製,如今實行的仍是九品中正製。這九品中正製雖然亦為朝廷選拔了士族當中的不少優秀之才,然而其世襲製度使得官宦家族勢力強大,便是朝廷亦要忍讓三豐。犯上作亂乃至割據分裂,弊端由此而起。”
“而且豪門世族壟斷政權,平民百姓便是再有才幹,也難以出仕為官,這對朝廷而言,無疑是一種損失。同時社會階層之分化亦十分明顯,出生於官宦士族之家,便注定一生榮華富貴;若是出生於貧困之家,則注定一生困苦。很難有什麼改變。”
隋文帝楊堅默默點頭。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他心坎之中。盡管他亦是豪門世族出身,並由此登上皇位。但登基之後,想法便完全不同了,對那些豪門世族十分忌憚,生怕有一日亦有人篡自己的位。因此想盡辦法削弱豪門勢力。但是這些豪門大族勢力根深蒂固,豈是能隨意撼動的?
他沒想到晉王楊廣年紀輕輕,竟然已經有這等見識,看到了這麼深邃的問題,心中頗為高興,但卻懷疑楊廣能提出什麼有效的建議來,歎了口氣道:“廣兒能看到這些,頗為難得。隻是豪門世族根基雄厚,卻不是一時半刻便可以動搖其地位的……”
楊廣笑道:“直接去撼動豪門世族的根基,非但吃力不討好,而且必然引起反彈,弄不好四下戰亂紛起。就如兒臣日前所提裁撤鄉兵一般,很是困難。不過鄉兵一事迫在眉睫,兒臣才狠心推進,可謂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直接撼動不易,卻可以從其根本上去撼動。豪門世族之所以勢力日益強大,無非是因為官位爵位世襲,其根子在九品中正製。隻需廢除九品中正製,換另外一種法子取士,使得好學有才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不好學者則公卿之子為庶民,便可從根本上改變眼前這等局麵。”
“使得好學有才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不好學者則公卿之子為庶民!”隋文帝楊堅眼前又是一亮,將這句話低聲反複念了幾遍,語氣迫切地道:“願聞其詳!”
他以皇帝和父親的身份,說出“願聞其詳”四個字,充分顯示出他對楊廣這個建議的看重程度。獨孤皇後和蕭玉兒亦聽得入神,三雙眼睛定定地盯著楊廣,等著楊廣作下一步的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