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祥州_第兩千零九十七章 祥州出名了(1 / 2)

東西全部搬完之後,蘇星暉他們還到每一家去轉了轉,看了看他們的新家,蘇星暉還幫著他們出了一些主意,那些家具該怎麼擺,家裏還要置辦一些什麼新的家什。

現在是七月了,正是祥州天氣熱的時候,所以,這些房子裏每間房間都安裝了一把吊扇,可是還沒有安裝空調,因為當時村民代表們堅決不同意要裝空調,因為他們覺得空調太貴,空調的電費也太貴,所以當時隻能是同意了他們的意見,暫時沒安裝空調。

不過這當然不是長久之計,山民們住在山裏,晚上沒有那麼熱,甚至有的老人還需要蓋薄被,可是在縣城裏,溫度太高了,沒有空調是受不了的。

還有冰箱也是需要買的,天氣熱,沒有冰箱剩飯剩菜餿得很快,那些老人們又舍不得把剩飯剩菜給倒掉,節省了一輩子的他們,是不會做這種他們認為浪費的事情的,這樣就容易吃壞肚子,所以冰箱也是必須品。

另外,電視機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山裏,就算買了電視機也沒有線看電視,所以奉山村隻有村委會有一台電視機,但是在城裏就不一樣了,城裏有有線,而且村民們的生活質量也是需要提高的,總不能每天晚上吃完飯就準備睡覺了吧?

總之,這些村民的新家裏,還需要添置不少家什,特別是家電,需要添置好幾樣,村民們雖然不肯買,可是也需要縣政府進一步做他們的工作,讓他們改變消費觀念。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村民們剛剛從閉塞的山裏搬到縣城來,很多觀念都還沒有轉變過來,所以需要縣政府的引導,要不然村民們是很難適應城裏的生活的,那樣就失去了把他們搬遷到縣城來的意義了。

幸好這些村民們都很尊重蘇星暉,蘇星暉的話他們都願意聽,所以蘇星暉勸他們買那幾樣家電,有十幾戶人家都馬上答應了去買,而蘇星暉也說會跟侯氏集團聯係,讓侯氏集團建在祥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電器廠以出廠價給這些村民們提供一批家電。

雖然還有大部分村民都在猶豫,可是隻要這十幾戶村民用上了家電,他們遲早也會購買的,因為這些家電對生活質量的改善,確實是立竿見影的。

夏鬆和程鵬誌也當場就把每家每戶的土地補償款交給了他們,每戶一張銀行卡,卡裏都是祥州市礦產資源開發公司打進去的補償款,這一下,他們手裏就多了一筆巨款,買這些家電也就算不上什麼了。

再說了,他們以後還會有穩定的工作呢,一個月的工資都夠買一樣電器的了。

看過每一戶村民的新家之後,蘇星暉向他們告辭了,在回縣政府的路上,程鵬誌向蘇星暉彙報說,祥縣像奉山村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至少還有三四個村子的環境也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但是他們的汙染比奉山村要輕一些,所以先把奉山村給整體搬遷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隨著經濟適用房的陸續建成,另外那幾個村子,也將會逐漸搬到縣城來。

蘇星暉很欣慰,雖然對這些村莊造成的傷害還是無法磨滅,可是終歸是對他們有了一個交代,有了一些補償,也算是不錯了。

這段時間,盧成章擔任會長的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從祥州市各縣區調來了十幾名成員,基本上都是各縣區文化部門或者是史誌辦的幹部,有的甚至是鄉鎮文化站的職工,級別都不是很高,最高的一個也不過是某縣史誌辦的主任。

當然,話說回來了,級別高了的人,一般對仕途還是很有想法的,也不會專心去搞這個,雖然在這個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的待遇還算是不錯的,可是跟當官比起來,那還是差遠了,而且在這裏也很寂寞,不是真正對這方麵的研究有興趣的人,不可能投身於此。

除了這些人之外,盧成章還讓秘書在報紙以及網站上發布了一些招聘信息,招聘有誌於此的年輕人。

這也是為了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因為他現在調來的這些幹部,基本上都是四十歲往上走的了,超過五十歲的人就占了一半還多,雖然他們因為年紀大,這麼多年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培養了比較淵博的學識,可是畢竟精力不如年輕人了,而且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也需要後備力量。

要不然的話,過個十年二十年,等這批人老去了,那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就後繼無人了。

其實,現在喜歡研究曆史文化的年輕人也不是沒有,在哪個年代,都有對這些感興趣的年輕人,隻不過現在搞這個不吃香,所以就算是對這個感興趣的人,也迫於生計,必須要去做其它工作,哪怕那份工作他並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