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葉天士後人(2 / 2)

可以,溫病學派相當於中醫裏麵的奧數,這一點上,葉晨早就很清楚。

正是因為溫病學派太難學,如果沒有這方麵的學醫賦,想要學好,那肯定非常困難。

溫病學派早已開始形成,但是,真正興起,是在明末清初這一段時間,江南出現大規模的瘟疫,隨之而來,是在溫病學派四大家葉士,薛雪,吳瑭,吳又可的共同努力下興起。

四大家的著作奠定了溫病學派的展,同樣為溫病學派成為當時國內中醫第一大學派奠定了基礎。

隻是,如今,溫病學派第一的位置早已被傷寒學派占去。

所以,現在葉晨在這的時候,再次想起,那次上海溫病學派副會長楊義先邀請他去參加溫病學派的聚會,讓他加入到溫病學派,他拒絕的情況。

溫病學派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很難查清楚,但是,真正形成和興起是在吳門,是在江南,也就是如今的蘇州,杭州這一帶。

葉士又被溫病學派的後人當成集大成者,所以,葉晨來到這裏的時候,他算是來到了溫病學派的核心這裏。

但是,他還是覺得吳悠和鄭陽兩人的中醫基礎太差,特別是溫病學派方麵的,正如吳悠兩人可能是因為賦太差的原因。

“溫病學派是最難學的,這一點上葉士臨死前,他的那句話不錯,賦非常重要,即使後再勤奮,如果賦不行,也是事半功倍而已。”葉晨道。

他最欣賞的葉士的是後麵那句話,勸告後人,切莫隨便在別人麵前自己是醫生大夫。

這並不是醫生地位如何?不能隨意出來,而是,如果一個人並不清楚自己的醫術如何,真的不能隨意在其他人麵前稱呼自己為醫生。

但是,現在醫生這個詞已經泛濫了,隻要會開點藥,怕是都會被稱呼為醫生大夫了。

即使是那樣,葉晨還是想不明白,這兩人好端端地不跟著師父學中醫,怎麼到大學裏麵學?

大學裏麵那些教授的水平如何,葉晨很清楚,大部分都是重理論多過重實踐,還不如跟在師父旁邊,這肯定是重實踐要比理論更多,這也就是常的經驗。

葉晨正是自跟在葉道身邊,在理論和實踐的情況下,他才可能出那麼多的學中醫的年輕人。

“這個也是葉家安排的。”吳悠道。

“葉家安排的?”葉晨更是驚訝。

以這兩人的情況,比如語數英那些,葉晨知道,他們的水平肯定比不上李一帆和周子東他們,最多和孫曉偉差不多。

所以,葉晨可以確認,他們並不是通過高考考進去的,而是通過關係或者某些原因進去的。

“葉家安排我們到中醫藥大學讀書,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學醫,而是了解更多有賦的學中醫大學生。”吳悠道。

吳悠點明的時候,葉晨似乎已經明白了,為什麼這兩人到大學裏麵,顯得和其他大學生有些格格不入,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sh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