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如海和何氏的印象中,他們的這個小女兒向來是父母說什麼便是什麼,從沒有主動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可今天…一時兩人的目光都投向杜若香。
“我…”杜若香有點緊張了,爹娘不高興了?
“香兒,你喜歡讀書?”杜如海忙放軟聲音問道,女兒剛開始學著表達自己的意見,應該鼓勵才是。
“我想和姐姐們一起,一個人悶…”除了這個理由,杜若香一時也想不到別的。
杜如海笑了,他是最疼這個嫡女,但那兩個庶女也是他的親骨肉,姐妹和睦當父親的自然滿意:“那好,今天我和蔡先生說一下,再給你準備書本和文具,明天你就和姐姐們一起讀書。”而嫡女不欺負庶出的姐姐,這是他正妻的賢惠。
何氏大大方方的微笑,她這個嫡母自問也無愧,對兩個庶女雖不如對親生的這麼疼愛,但吃穿用度上絕沒有短了誰的,再說丈夫唯二的兩個兒子都是她親生的,丈夫的心也在她和她的嫡子女這邊,她根本用不著去故意打壓妾室,平白惹人閑話。
說話間仆人們也將早點端上來了,大米粥,鹹鴨蛋,肉包子,鹹菜,饅頭,杜若香覺得這和她記憶中不一樣,她記得家裏一向早餐是豆漿和江南細點。
其實能再和家裏人一起吃飯,就是杜若香夢寐以求的事了,她也不是挑食到肉包子也嫌棄,隻是她重生一回,如果要幫家裏避過災禍,她能依據的也隻有自己的記憶力了,所以她生怕自己記錯一點點。
杜若香兩歲多會用勺子,四歲時用熟了筷子,五歲時吃飯就不用乳娘在旁邊看著了,而她現在已經六歲了。
杜若香吃飯向來很乖,所以何氏的注意力主要在小兒子這裏,杜長寧也不挑食,他是吃什麼都心不在焉,想的全是早吃完早看書。“包子才咬一口,不許走!粥,喝口粥!”
這倒是她記憶裏最熟悉的一幕,二哥從小便如此,吃飯時如果不看著他,他轉身就放下筷子捧起書了。而父親是一家之主,吃飯時一般是不隨便開口的,大哥則邊吃邊笑嘻嘻看母親訓弟弟。
杜若香邊回憶著邊咬了口包子,這個?!真好吃!
光顧著看家人了,食物進口杜若香才又憶起,她一百年沒沾這人間煙火了。
一時嘴就饞了,杜若香比平時多吃了一個小包子,感覺有點撐才放下碗筷,想到師父讓她繼續修練的囑咐,一個包子的誘惑都經不住,她將來怎麼避穀?杜若香感到慚愧。
而何氏看了可是高興,大大的表揚女兒,還告訴杜長寧:“要向妹妹學。”
好吧,避穀的事遠著呢,先哄娘親開心要緊,杜若香為自己的嘴饞找到非常合適的理由。
……
一家人一起吃完早餐,便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忙碌了。
杜長平現在上午跟父親學做生意,下午跟先生讀書,他飯後就和杜如海去了前宅,杜長寧則去了書房。
何氏帶著女兒回了後宅的大廳,杜如海的兩個妾室已經帶著女兒等在這裏,準備向當家主母請安了。
杜家嫡庶的規矩極嚴,妾室和妾室所生的孩子是不能和父親嫡母同桌吃飯的,除非庶子女是養在嫡母名下的,不過何氏有兒有女,用不著養別人的孩子。
“夫人。”一個也是三十出頭的婦人先迎上前,另一個二十八、九歲的婦人帶著孩子在原地向何氏行禮。
三十出頭的婦人是杜如海的第一個妾室周姨娘,她是何氏的陪嫁丫環,因為何氏懷了長子無法伺候丈夫,婆婆衛氏讓她挑了信得過的,她就挑了從小和她一起長大,對她一直忠心耿耿的秋蘭,也就是現在的周姨娘給丈夫。
周姨娘跟了男主人之後,也仍和之前一樣對待女主人,看她不是那種背主往上爬的女人,衛氏才停了她的藥,允許她生自己的孩子。
但巧的是,周姨娘懷孕五個多月時,何氏發現自己又懷上了,一妻一妾都有了身子,杜如海的房裏自然又空了,這回衛氏將自己身邊的一個丫環給了兒子,就是張姨娘。
婆婆身邊的人…何氏心裏免不了不舒服,但丈夫頭一個妾婆婆讓她選,已是給足了她麵子,她如今不能不給婆婆麵子。
好在婆媳關係一直不錯,衛氏沒給媳婦找別扭,這張姨娘長相不過中等,人也老實本份,不會仗著是老夫人身邊的,就不把少夫人放在眼裏,而且也是過來兩年,行為沒差錯,衛氏才允許她生育的。
本來這些後宅女人間的種種,不是六歲的杜若香能知道和該知道的,但她上一世在出嫁前,何氏告訴女兒婚後如何與公婆、丈夫相處,就舉了自身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