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海的姑奶奶是把杜家帶進皇商之路的功臣,但這位姑奶奶的兒女、孫子女,沒一個繼承她這本事,下一代將杜家飾品推陳出新的,是她大哥的嫡長女,也就是杜如海的姑姑。
同樣,杜如海的姑姑的親生後代也沒誰會設計,是杜如海的嫡親妹妹接過了畫筆,這位姑娘在沒出嫁時,杜家每年禦製進宮的首飾至少有三成是出於她的畫圖,就是嫁到了江南,她每年也會交幾張圖樣給娘家,賺點零花錢。
現在到了杜如海的下一代,他的庶長女杜若蘭和侄女杜若怡考了三次都沒過,庶次女杜若菲七歲那次也沒考過,這些杜如海本來就不報希望的,按杜家的傳統,繼承人就應該是他的嫡女。
……
“娘親!娘親…”杜長平親自跑去祠堂向何氏報喜。
“怎麼樣了?!”何氏難得在孩子麵前露出緊張的表情。
“三妹妹通過了,二妹妹還得明年再考。”杜長平喜氣洋洋的回答。
“祖宗保佑!”何氏笑逐顏開,馬上就到杜家祖宗牌位前跪下,她是知道杜家嫡女有設計天份的,而且是每代都有,所以萬一…要是萬一杜若香沒繼承,族裏人以後會怎麼看女兒!?
還好,杜家祖宗還是保佑這一代嫡女的。
……
考試通過,杜若香的日常生活就多了項內容,每月的初一十五她得坐車去賞心軒聽工匠師傅們教導,教她分辨珠寶的材質,分辨玉石的品種,分辨金銀的成色…等等。
還是和前世一樣,教杜若香的就是給她和杜若菲監考的三位師傅,這其中高師傅最善長的是微雕,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在一寸寬,二寸長的翡翠磨製的薄葉子上,刻下了一整篇的《金剛經》,這也是獻到宮裏的,宮裏還專門嘉獎他了呢!
能在薄翡翠上刻經文的,對玉石的材質當然了如指掌,高師傅就是負責教杜若香如何看材質選料,例如有的上品紅玉用來雕火鳳凰美不勝收,但雕好的火鳳凰隻能拿來當擺設,因為玉質太脆弱了,當玉匠的可以小心翼翼雕出每根鳳凰毛,可要把它當鳳冠經常戴在頭上,這說不準哪天鳳冠就一不小心碰壞了。
王師傅最善長的是金銀飾品的加工,而金銀飾品的加工,大概可分為熔,澆鑄,鍛打,拉絲,琺藍,點翠幾項,王師傅是幾項的全能師傅,手下的弟子就十幾個,他目前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不是皇宮點名的首飾,他向來不輕易出手。
杜若香上一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王師傅,因為她膽小的性格關係,她總是不敢對杜家收藏的上品玉石下手,這設計上一旦出一點差,一整塊好玉可就毀了,而每一塊玉的價值,至少夠杜家上下一年的開銷呢。
在金銀首飾上,顧忌就不那麼大了,三位師傅中王師傅年紀也最大,可能是老人看小孩就免不了態度上更慈祥些,王師傅總是讓杜若香放心大膽的想圖樣,這金銀首飾就算造出來的效果不好看,大不了重回爐熔了,金子還是金子,銀子也還是銀子。
杜若香覺得,自己上輩子最喜歡設計金銀首飾,也常在這方麵受表揚,這與王師傅的鼓勵是分不開的。
再一位孫師傅,則是賭石的大行家,看似平凡無奇又粗糙的石頭,裏麵可能藏著上品的美玉,沒有好眼力可能用高價買了劣等品,或者錯過價值連城的珍品。
不過孫師傅這本事對杜若香用處不大,杜家能讓女兒參與設計首飾,就是別人家罕見的了,再怎麼也不會讓女兒拋頭露麵去玩賭石的。
之前杜家老夫人倒是常出入賭石界,可那不是因為杜家當時沒男人支撐嗎?現在還什麼都靠女兒,杜如海他們的臉往哪擱?
所以真正跟孫師傅練眼力的,是杜家未來的繼承人杜長平。
……
杜長平日子過得很高興,妹妹現在初一十五都和他一起去賞心軒,有了伴路上就不寂寞了,他很盡兄長的責任,給妹妹介紹路上的街景,買沿街的吃食,到了自家的店就講各種首飾分別是哪個師傅做的,家裏最近又收購了哪裏的玉石。
杜如海對這一現象起初有點擔心,這長子將來是要繼承家業的,當家主的一定要穩重要深沉,這樣才能服眾,可杜長平還和小孩子一樣歡蹦亂跳沉不住氣怎麼辦?
還是何氏更心疼孩子:“平兒才十四,老氣沉沉的是不是早了點,當年你十四歲的時候…還不是連我家池塘都下去過?”說著她忍不住掩唇笑了。
回想自己少年時,杜如海也笑了:“我那不是被娟妹妹騙了,以為她把你心愛的鐲子掉池塘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