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海第一張能上櫃台的圖紙是他十七歲,所以對十四歲兒子的表現又驚又喜並且形於色:“平兒,過來跟爹爹好好說說,你是怎麼想到這樣設計耳環的…”
何氏不懂設計的事,但她好歹嫁進珠寶世家這些年,眼光還是有的,隻是當娘的對自己孩子做的東西向來是最順眼的,她也知道這點,生怕是了心理作用,現在看丈夫也承認了,終於放心,低聲吩咐冬雪晚上讓廚房加菜。
杜若香則坐一邊聽她大哥講設計的靈感,“我開始想的是蜻蜓翅膀,可畫出來羽翼透明但有些失重,支撐不了垂下的流蘇…”
……
杜長平說了很久才說完,末了看笑嗬嗬的爹娘和妹妹,又問道:“爹爹,這耳環能不上櫃台嗎?我是說這一對,讓師傅照圖紙做別的顏色的好嗎?”
“這顏色挺好啊?”杜如海還不知道事情的源由。
“這本來是平兒送妹妹的,這事還幸虧香兒呢…”何氏絕不會忘了女兒的功勞。
杜如海聽了更驚喜:“香兒才七歲,要知道你太姑奶奶七歲時也沒這份眼力。”
何氏聽了更是歡喜:“香兒有功勞,平兒這耳環又本來就是給她做的,就給她吧。”
“當然。”杜如海對女兒也絕不小氣。
杜長平也沒忘投桃報李:“其實三妹妹給娘親設計的鐲子,我看也可以擺櫃台上了。”他是早就這麼認為的,隻是現在自己的作品被認可了,那按杜家的規矩,他才有了發言權,不在會被當成小孩子話。
這是長子有權力後頭一個意見,哪怕他是在家裏隨口說的,哪怕他誇的是自己妹妹,很有點假公濟私,杜如海還是得按慣例重視他的話。
“香兒做的鐲子絕對能帶出去,”杜如海先肯定女兒的成績,“隻是這手工太複雜了,那一顆顆的寶石是用火焊上去的,還有這許多寶石材料,香兒是趕巧找到的,可哪有天天剩一堆碎寶石的,如果把這鐲子放到店裏的圖冊讓客人選,真要訂貨我們不能到時候把好好的大寶石砸碎了賣吧?”
碎了的價值比不上完整無缺的,杜長平明白但不甘心:“那是不是說,妹妹的設計隻虧在材料上,樣式還是不錯的。”
“的確,杜家除了禦用的要稀罕貨,在市麵銷售,批量生產的都要材料好找的。”杜如海說道,畢竟給皇家送貨主要賺的是名氣,杜家賺的還是達官貴人的銀子。
“那就是說,妹妹的設計也夠資格了!”杜長平笑逐顏開。
……
到了晚飯時間,春紅上前提醒聊天的四人,何氏邊起身邊笑道:“老爺,難得平兒和香兒有出息,這都是祖宗保佑,我讓冬雪給祠堂那兒又供了兩葷兩素。”
“還是夫人想的周到。”杜如海高興又感激,畢竟兒女出息他光顧欣慰,都沒想到謝自家祖宗。
“那不如也讓兩位妹妹帶孩子到飯廳,再擺上一桌,大家都高興高興。”何氏又說道。
“好啊!”杜如海覺得妻子有好事也不忘了他的妾室和庶女,真是很賢惠,要知道這臨時加菜慶祝什麼,是何氏這個主母掏自己的月例錢,不入公家賬的。
……
周姨娘和張姨娘早得了冬雪的告訴,知道為什麼不過年不過節還讓她們去主人吃飯的飯廳,女人的心思細,又是給人做小的,她們可不會和杜如海一樣,認為何氏是有好吃的要大家分享,夫人這是在炫耀她生的兒子好!
這心裏明白就更得去捧場了,誰讓她們都沒生兒子,唯一女兒將來嫁的好壞也掌握在何氏手裏。
周姨娘仗著自己是夫人的親信,先一步上前道喜,把杜長平誇的簡直是天上少有地上僅存,而張姨娘還是和以前一樣,帶著女兒在旁邊當背景。
誇的也太過了…聽周姨娘的滔滔不絕,杜如海有些不耐煩了,雖然是誇他的兒子,但凡事都過猶不及啊。
幸好何氏也這樣認為:“妹妹過獎了,他小孩子家哪有你說的那麼好,要跟他爹爹在店裏學的還多著呢。”
“大少爺是好的,二少爺這樣認真苦讀,將來也一定能給夫人請個誥命回來。”見何氏不讓她再誇大少爺,周姨娘話題又轉向杜長寧,她是從不會在何氏麵前巴結杜如海的,從她給何氏當陪嫁丫環到成了姑爺的姨娘,十六年一次也沒有過。
提起現在還捧著書本的小兒子,何氏就不知道是該驕傲還是該頭疼了:“我現在隻盼著寧兒知道吃沒吃飽,別餓著自己。”
“這別人家的孩子隻知道吃喝玩樂,先生就是用戒尺打也打不出個書不離手,哪比得上二少爺的天份。”周姨娘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