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狐皮(上)(1 / 2)

聽到杜若蘭說用珍珠來繡花,杜如海就沒在意,這種女孩子的手工小事他也不會特意去問問女紅師傅,不過他也沒同意:“女紅師傅說的應該是皇家貴人的衣著,咱們平民百姓,你又是小孩子,不用在衣服上繡珍珠吧。”

“我…”杜若蘭還想再努力一下,周姨娘已經急急忙忙過來了,“大小姐,廚房剛烤的香油芝麻月餅,還熱著呢…”

杜如海一聽也笑了:“這是家裏新買的廚子,正好會做月餅,你母親就讓他自己買了模具在廚房做了些,蘭兒你不是最喜歡程記的香油芝麻月餅嗎,嚐嚐這個味道怎麼樣,要真好以後隨時讓廚子做。”

老爺記得蘭兒喜歡吃什麼口味的月餅!周姨娘又驚又喜,忍不住看向杜如海,杜如海這時候正看杜長寧,他這兒子今晚可是詩興大發,又開始對新端上的月餅吟哦了。

看見他看的方向,周姨娘心一凜,忙去看何氏,還好,夫人也正專心聽二少爺做詩,沒空注意這邊,她忙低下頭去,不管怎樣,老爺心裏還是有大小姐的,她已經很滿足了。

杜若蘭卻不高興,姨娘這時候過來幹什麼!?她好不容易和爹爹單獨說會話,她相信自己再努力下珍珠就到手了,那可是她給自己攢的嫁妝啊!

杜若蘭還想再努力下,可杜如海已經往杜長寧那邊過去了,當爹的點評兒子的詩,還怕妻子的注意力不跟過來?

杜若蘭無奈的跺跺腳,也不理周姨娘,她跑杜若菲身邊去,和她一起看桌子上供的兔兒爺玩。

……

中秋的這個小插曲杜若香是一點也沒注意,她和兩個哥哥看鬧得差不多了,才放她爹回她娘親身邊。

八月十六,杜若香還得去店裏,昨天中秋休息,所以推後了一天。

杜若香接著沒再設計什麼,她之前做新首飾的速度已經很快了,再這樣繼續,以七歲女孩的年齡來說,就該嚇人了。

杜若香在店裏閑著時就幫忙串珍珠項鏈,同時注意關於外麵的言論,這太子出生,各地的藩王也逐漸進京來“祝賀”滿月了。

太和王朝的京都叫盛京,盛京城四麵都是大江,所以其他四個省以江為名,各自是江南、江北、江西和江東。

太和王朝規定,凡是皇帝的兒子都封王,而且派在各省居住,所住省也是他們的藩地。本來這個設立是在太祖時開始的,太祖的用意也明白,他不喜那些開國功臣掌太大的兵權,怕有一天他們也想當皇帝了。

還是自己的兒子更值得信任,所以太祖把自己打下的江山分給自己的兒子們治理,希望他們兄友弟恭撫佐自家的每一代君王。

不過每一代君王也都認為自己的兒子才能信任,開國功臣的後人沒力量起來了,君王防的就是自己的堂叔伯堂兄弟們。

王朝數百年,視每一代君王的個性,陰謀陽謀疊出之下,現在四省隻剩下十一位藩王,與當今正元帝的血統論起來,最遠的也不過是同一太曾祖父。

十一位王爺,他們的嫡子庶子加一起還不到三十個,比起一些世家大族的百餘子孫,皇室的子嗣還真不多。

杜若香曾經覺得皇家享盡富貴,可惜有幸投胎進他們家的太少了,未免可憐。但知道了後來的諸王之亂後,她再不覺得人少了,應該是人太多了,明明是一家人卻能舉起屠刀互相砍,結果真的斷了傳承,誰也沒得好。

這樣的子孫下了地府,能有臉見祖宗嗎?

……

杜若香在東大街的賞心軒裏,門口就有藩王進京的車輛經過,京城大街的布局是環形的,分三層,拿東大街來說,東一環都是商家店鋪,盡顯熱鬧,東二環是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的住宅,高門大戶紅牆碧瓦,盡顯氣派,東三環是平民百姓的房子,什麼樣的都有,不過藏的深,不影響京都的形象。

杜若香八月十六那天中午就看見江西信王的車隊從門口過,信王好像沒有帶家眷,數十人全是男子,全騎在馬上,擁著剛二十出頭的信王世子往在東大街的王府行去。

聽說老信王一直身體不好,府裏大小事都由信王世子負責,要從江西趕到京城參加太子的滿月宴,千裏迢迢奔波勞累的,老人可受不了,所以來的是世子。

信王這一脈是二十八代建元帝的庶子傳下來了,論輩分,信王世子是太子的堂兄。

杜若香又回憶了一下,這位信王世子就是十年後的信王,也是後來和篡位的定王拚到同歸於盡的那位,雖然他拚命也是為了爭天下,但他殺了定王也等於間接給杜家滿門報了仇,就憑這一點,杜若香對信王一行沒什麼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