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開店(中)(1 / 2)

(感謝那加雪飛的打賞和評價票。)

上千兩的私房銀子還嫌少,這不是杜長平人小心不足,而正是因為他已經開始懂事了,杜如海打點宮裏人也逐漸不避著他的結果。

杜長平親眼見過杜家的私賬,那是杜家打點一切人的賬本,是不能明著公開的,那裏麵每年花的錢少說也是上萬兩。

杜長平還在賬簿櫃裏發現一個盒子,盒子裏裝的全是借條——向杜家借錢的借條,借款最少也是一百兩銀子,條上的名字好多他都不知道,但時期他知道,這還有百年前借的呢!

據杜如海說這裏有太府寺當權的,有宮裏當權的太監宮女,他們無一不是處在與飾品有關的職位,人家上門說最近手頭有點緊,暫時借一點,以後有機會一定、馬上就還,而且借的數目也不多,不是一下子就成千上萬的,杜家能說拿不出來?

不過現在杜長平看那借條,這百年前的都有,還“一定、馬上” 還?

杜家曆代家長誰不知道這些話都是嘴上說說而已,他們之所以還保留這百年以上的借條,不是對借錢的人還有什麼希望,而是為了告誡子孫——皇商不好當啊!

杜長平也知道這些,他算自己的錢,再算弟弟的科舉,他打聽過了,一個童生試有一主二副三個考官,考上了謝師是不能空手的,這項以杜家的家底,他不能拿少了讓弟弟沒麵子,怎麼也得百兩上下吧。

還有打賞報喜的,招待道賀的親友,還有弟弟同考上的同窗們,這些人十之八九也會是弟弟將來的同僚,關係越早打越好。

杜長平撥弄算盤,為了杜家的麵子,禮尚往來的東西都不能低了,這總共的支出最少是五百兩。

五百兩…一個童生試就花五百兩,杜長平十四年才攢了千兩,以後還有鄉試、會試、殿試,主考官的等級更高,更不能少出禮物的…

錢肯定是不夠的,杜長平又約定了不讓父母出,他能做的隻有錢生錢了,再想了想,他留下價值六百多兩銀子的財物不動,拿著其餘四百多兩銀子去找杜如海,他想讓父親答應他自己開家小店。

杜長平說詞都想好了,他不是在店裏看賬本對貨物嗎?但這些哪有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從找工匠找掌櫃到選貨進貨一樣樣親身體會,才知道杜家祖先創業的不易。

杜如海其實知道兩個兒子的約定,他也認為長子練習一下對將來有好處,反正杜長平今年才十四歲,輸得起。

不過十四歲的兒子自己要開店,當父親的怎麼也得暗中觀察關心吧,杜長平選了家小店是租賃的,他擔心兒子給人騙,可是把房東的底細好好打聽了,又見兒子知道租房子不能圖省事,要去官方立下文書很是欣慰。

杜長平手上隻有四百多兩,他租店鋪一下就得付一年的租金,還有買家具的,請工匠的,本小做不了什麼高檔首飾,他隻能先從便宜飾品著手,但每家店都該有點主打商品,尤其是他還請不起各類都精通的匠人,所以向杜若香討主意來了——女孩子的喜好女孩子最了解。

……

杜長平向來不習慣瞞妹妹什麼事的,他這一說起來更忍不住,連這是他和杜長寧的約定,一個考一個資助也說了,但總算沒說明這是因為被定王府的事刺激到了——再提起不是讓杜若香重想起那惡犬嚇人嗎?

杜若香也沒往定王府那邊想,她考慮的是二哥現在要考取了功名,那將來得在誰下麵為臣,前世正元帝無嗣,朝中局勢叵測,父親就沒敢讓二哥參加會試,但這一世,算起來二哥要入朝的時間,差不多太子該登基了。

那就沒問題了,杜若香不認為神仙投胎的寧馨太子會耽誤她二哥,而大哥自己開店也是上一世沒有的,但大哥想練手是好事,做妹妹的應該支持。

“我在集市上也留心過普通人家女孩的首飾,她們戴金的銀的的確不多,一般是隻要戴兩種,絹花和銅釵。”這也是職業習慣,杜若香看女人首先看她們的飾品,然後才注意她們的長相,順便再心裏點評她們的衣著搭配的如何,也由此推測該人的性情。

男女有別,杜長平七歲就知道了,十四歲的他根本就不能盯著女人看,更別說還仔細對比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的飾品差別了,他知道有錢人家的女孩喜歡什麼首飾,完全是看店裏出貨情況推測出來的。

那妹妹說小戶人家喜歡絹花和銅製的,一定不會錯,杜長平就從這方麵考慮:“絹花不可能,負責宮花的薑家開了好幾家店,也買便宜貨,加上他們也有皇商的身份,一般頭花店爭不過他們,再說這畫頭花花樣的畫匠我們也不熟,找來的新手又哪比得了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