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郭家(中)(1 / 2)

杜如津的生母在他小時候就過世了,因為憐孩子幼小,加上他生母也是個本分人,衛氏就把這個庶子也養在自己跟前,這樣杜如津和杜如海的關係就比和另一個姨娘生的三弟要更親近些。

杜如津的性子也像他生母,加上衛氏也刻意的培養,他比較隨遇而安,不爭他不該爭的。

杜如津的婚事也是衛氏安排的,雖然這個二兒子不是親生的,但她也沒有對杜如津的婚事隨便,以杜如津的出身也隻能配庶女,庶出的永遠無法比上嫡係的,還不如挑個他自己也滿意的,讓他記得嫡母的慈愛。

衛氏從媒人的介紹中選了幾張畫像給杜如津,讓他選個看的順眼的,對此杜如津是又驚又喜,他知道別人家的庶出的多半是盲婚啞嫁,不進洞房揭蓋頭不知道伴侶長什麼樣。

能看到畫像已經是很大的幸運了,杜如津心裏不好意思,他覺得自己未免不知足了,因為他當時對兩張畫像上的女孩都有好感,左右為難。

衛氏沒笑這個二兒子,還答應再幫他詳細打聽這兩家,然後再讓他挑選,畢竟這正妻,還是隻能選一位的。

五、六天後打聽的消息知道了,杜如津看上的那兩個都是庶女,不過一個因為嫡母無子女,抱了她的親哥哥養在身邊,連帶對她也不錯。而另一個有嫡出的哥哥和妹妹,還有庶出的兄弟姐妹,本人母親並不得寵,也不討嫡母的歡心。

杜如津考慮了一下就選擇了不得寵的那個,因為那女孩既然讓他看著喜歡,那麼嫁給他才不會被父母隨便給別人,他才能憐惜她保護她,而至於得寵的那個,有繼承人的親哥哥在,不愁找不到更好了。

其實在知道了那兩家的詳情後,衛氏也不怎麼喜歡得寵的那個,那女孩的生母是妾室,可能讓正妻給養兒子,可見不是個簡單人物,這樣母親教出來的女兒,也免不了讓人提防了。

所以看杜如津選擇的是另一個,衛氏當然同意了,那個不得寵的庶女就是郭氏。

嫁過來的郭氏就在衛氏眼皮底下生活,做為一個沒什麼嫁妝沒什麼忠心的陪嫁丫環,嫁的也是庶出的丈夫的庶女,在婆家更沒什麼親信。

郭氏在娘家不受寵,親母沒本事嫡母又刻意不教導她,郭氏別看也算是官宦人家出身的,但她一個字也不認識,連帶著言詞也不淑女。

對這點杜如津是挺失望的,他從小可是和大哥一起識文斷字,接觸的親友中的女子也是語言優雅的,不過因為知道了郭氏在娘家的處境,他的失望也轉為憐惜,他想親自教妻子讀書,也算另一種紅袖添香的閨房之樂了。

但郭氏沒空學,也沒心思學,出嫁前她一直以為能當官才威風,可進了杜家看到那些耀眼奪目的珠寶首飾,尤其是衛氏房裏一個丫環的頭上手上戴的都比她這個二兒媳婦的值錢,她哪能去讀什麼書,巴結婆婆撈些好處才是真的。

隻不過衛氏有自己嫡親的兒媳婦,而郭氏圖的是什麼她連表情上都掩飾不住,衛氏除非傻了才會把管家的權利交給她。

而何氏,對這個連禮儀都不標準的妯娌從心裏就看不起,她也明白婆婆為什麼會同意這樣的女人進杜家,至於杜如津的眼光,本來她也是搖頭的,不過當幾年後無意中知道,當初杜如津放棄的那得寵的庶女,在出嫁前也被嫡母認做了嫡女,嫁給了另一個有錢人的嫡次子,不過在那女人嫁後的幾年,除了那女人自己生了個女兒,丈夫的姨娘通房都不是懷不上就小產了,據說丈夫兄長的孩子也有夭折的,而在這些事的背景下,那女人還有個賢淑的名聲。

這樣對比公然在婆婆麵前貶低她,見了她孩子笑容也勉強的,對丈夫收個丫頭就坐地上哭鬧的郭氏……何氏由衷感謝二叔給她挑了個好妯娌。

杜如津還不知道這些事,他隻是覺得郭氏越來越和畫像中那個笑得羞澀的女子不一樣,其實在剛嫁過來的時候,她就有點像是刺蝟似的防備所有人,而在確定丈夫待她是真的溫柔後,她就變得越發張揚。

而在郭氏做的所有事情中,杜如津最反感卻又不得不忍受的,不是郭氏說他大哥一家的壞話,不是郭氏堅持分開到外麵住,不是郭氏將他兩個通房丫頭都賣了,甚至不是郭氏越來越認為他沒本事,話裏話外一心要指著兒子給她抬身份。

杜如津最反感的是陪郭氏回娘家,因為郭氏總喜歡當著她娘家人的麵對丈夫指手畫腳,吆五喝六的,借以來顯示丈夫有多聽她的話。

剛成親那幾年,杜如津憐她在娘家不容易,也願意表現夫妻情深給她爭麵子,讓老實膽怯的嶽母放心,可郭氏這麼多年總這樣,甚至變本加厲口不擇言了,杜如津心裏哪能舒服,孩子都這麼大了,也是老夫老妻了,我為你麵子著想,你怎麼從不為我考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