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童試(上)(1 / 2)

本來按常理,七歲的杜若香每設計出一種新飾樣,在杜家都會受到萬眾睹目的待遇,不過這回她畫的金雞擺件,負責製作的老師傅連連稱好,杜如海和杜長平卻連問一聲都沒有,當然,是暫時沒有。

杜如海父子的注意力全在一套文房四寶上,紫檀木的漆盤,上麵放著一個白玉縷空刻山水的大筆筒,一個景泰藍的小筆筒,一個景泰藍的筆架,一方石硯三塊上好的墨,兩支狼毫的毛筆。

這盤文房四寶正月十五貢進了魁星閣,這是太和王朝不成文的小傳說,據說是考生的文房四寶如果能提前放進貢院的魁星閣沾點文氣,考試時就能得到魁星的保佑,金榜題名!

對這種傳說,考生向來是寧可信其有的,不過貢院向來隻在考試時才對考生開放,要想提前去魁星閣,沒門路沒銀子可不行。

好在杜家在京城經營多年,門路和銀子都不缺,杜如海是讓自家作坊造的筆筒筆架,又買來上好的硯台和墨筆,花錢貢了進去。

然後二月初一取回來,為了這個,杜如海甚至不在店裏,親自去的魁星閣。

打從杜若香被定王府的狗嚇到了,今年她再去店裏時,何氏就讓她帶著乳娘,但這並不合祖上的規矩,本來杜家的嫡女進店參與生意,就是把她們當男孩一樣培養的,哪有去工作還帶乳娘的?

杜長平信誓旦旦跟何氏保證,這回一定看牢了妹妹,妹妹到哪兒他到哪兒,杜若香也保證再不一個人出去了,還撒嬌乳娘跟著會讓人笑她不重視她,何氏才勉強同意。

然後正月十六,杜若香從店裏完好無缺的回來了,何氏才鬆口氣,那天定王府的事不過是巧合,還能總發生?

而今天,杜如海去魁星閣前,也千叮萬囑不讓杜若香出去,杜長平查著賬也得保證杜若香在他視線以內。

杜長平當然是看見郭明玉,隻是從郭明玉出現到走後,杜長平一直惦記的,嘴裏念叨的全都是:“你說二弟現在去考試,是不是早了點?”

杜長寧過了年剛滿十一歲,而他要考的童生試就在明天,童生試可不能光看名字就錯認是專給小孩子考的,事實上七、八十還進場考童生的也有人在。

太和王朝也曾出過神童,十一歲考童生不算什麼,十二歲就中了狀元的還有一個呢。

隻是上一世杜長寧是十六歲考了童生,榜上排了第十二名,後來就再沒參加任何科考,那他現在的水平如果比不了他十六歲的,杜若香就覺得有點玄了。

“要不我們勸二哥過幾年再考?”杜若香怕考不好打擊了杜長寧。

杜長平一直在擔心這個,可聽了妹妹的話卻替二弟搖頭:“現在再說晚了,杜家男子要做的事,絕不能臨陣脫逃!”

“……”這上升到杜家男子的名譽了,杜若香不吱聲了。

……

太和王朝的童生試是每隔一年開一次,一次要考五天,考五場,每天上午考試,快中午時考生就能回來歇息。

考的第一場是文章,第二場是算術,然後依次是律法,音律和弓箭。這五場最重要的還是頭一場,算術和律法次之,音律和弓箭一般就是湊數的,音律隻要能識個譜,弓箭沾上靶子就合格的。

當然,這弓箭的標準針對的是文試,要是考武科舉,弓箭試的分量就得排在文章前麵了。

杜長寧報考的當然是文科舉,他在考前也針對各試題練習,音律上他能完整的彈出一隻小曲,弓箭也能射中靶子,就是一下子就掉了,不過教他弓箭的師傅說,這是因為他年紀小力氣自然不大,考試時考官會考慮到這一點,準頭行便能合格。

所以杜長寧主要的準備都在文章,算術和律法上。

這些事杜若香幫不上忙,她就想著回憶上一世二哥考童生試的經驗,幫他準備帶入場的,和提醒他不能帶進去的。

結果一行動,杜若香發現這兒也沒她什麼事,何氏事先就打聽清楚了,考生隻能帶文房四寶進場,不能夾帶任何有字的紙張,所以何氏把杜長寧考試那天要穿的衣服裏裏外外翻了又翻,生怕不小心夾個了字條,壞了兒子的前程。

杜若香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用納戒裏的爐子煉的靈符,悄悄塞進杜長寧的衣服裏,這符凡人是看不見的,上麵畫的符咒也不是字,算不上有字的紙張。

功名天定,杜若香可不敢利用法術幹歪門邪道的事,她的靈符用處是防疾病,安心神,因為她前世聽二哥說,有考生不想錯過兩年一次的機會,是帶病進考場的,另外參加考試的人免不了緊張,影響臨場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