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長安是杜若香二叔杜如津的嫡長子,他比杜若香大一歲多,今年也才十五。
杜長安從小讀書也很用力,先生也誇有天份,雖然不像是杜長寧那樣天生就好像是要在書裏求功名的,但看過他文章的人都認得他科舉也沒問題。
可惜的是,去年杜長安十四歲參加童生試失敗,而在這之前,他十二歲首次參加童生試也是失敗的,名落孫山兩次,杜如津就想著這個長子是不是沒有功名,趁現在開始學做生意還來得及。
結果趁過年,杜如津昨晚才跟杜長安談過,杜長安說要再考慮,他這當父親的也沒有馬上逼兒子,結果今天一早吃飯時杜長安就沒出來,他姐姐杜若怡去叫他,結果發現弟弟臥室門是虛掩的,進裏麵發現床上被褥整整齊齊好象沒睡過,一摸更是冰涼的。
然後家裏再一檢查,發現後院的小門被打開了。
杜如津這下著急了,可他找了一上午也沒找到,想著這大冷天孩子可能是半夜就出走的,要是有個好歹…
杜如津顧不上中午快吃飯的時間,趕過來向大哥求助。
……
杜若香和杜長寧跟著杜長平來到客廳時,杜如海正指派府裏人都出去找人,何氏在一邊也幫著想杜長安可能會去的地方:“這孩子是不是去看他親娘了?”
“我一開始也這樣想,便快馬趕去郭氏住的莊子,結果他根本沒來,還有他同窗好友家,甚至連郭家我也問了,可…”杜如津搖搖頭,“能找的我都找了,要不然也不會過來麻煩大哥大嫂…”
“自家兄弟,說什麼麻不麻煩。”杜如海拍拍弟弟的肩膀安慰他,“長安也是個懂事的孩子,說不定他隻是散散心,現在已經回家了。”
何氏也說:“吳姨娘帶著個吃奶的孩子,怡兒又是未出閣的大姑娘,你那邊要有消息她們也不方便出門,還是我去你家裏照看一下吧。”
杜如津忙起身:“有勞大嫂了。”
杜若香也跟著何氏走:“娘親,我想看看堂姐去。”
“也好,你安慰安慰你堂姐。”何氏沒拒絕。
……
這到了杜如津家,裏麵果然亂糟糟的,吳姨娘懷裏的孩子離不開手,杜若怡隻坐在廳裏哭,其他的家丁和婆子都上街去找杜長安了,剩下的小丫環不知道該幹什麼,也隻好陪在小姐身邊發呆。
何氏看著忍不住歎氣,杜若怡也十七了,眼看著就要議親了,她這樣子怎麼當女主人,將來怎麼在夫家生活?
“大伯母,三妹妹…”因為郭氏的事,這五年杜若怡仍不好意思見她大伯家的親人。
這女孩至少比她娘懂事有良心,何氏和杜若香從來不討厭杜若怡,杜若香上前扶著杜若怡就問她:“怡姐姐你別怕,我爹爹已經派不少人去找了,我大哥二哥都親自出去了,你好好想一下,堂兄走的時候可帶錢了,有沒有留什麼字條?”
杜若怡茫然:“他走的時候誰也沒告訴,我怎麼知道他帶不帶錢?”
“那他常用的錢包平常放在什麼地方?他昨日穿的是什麼衣服,屋子裏除了人不見了還少了什麼沒?這些可能都是線索。”杜若香說道。
杜若怡這才恍然:“我再去他屋子裏看看!”
杜若香便跟著杜若怡過去。
何氏在客廳也沒閑著,她先命站這裏沒事幹的小丫環一一上前,由春紅問清楚她們本來是幹什麼的,做針線的過年歇了就幫忙收拾屋子,幫吳姨娘帶孩子,原本就是小姐身邊的還不跟緊了侍候。
……
杜長安的房間最熟悉的人就是杜若怡,她一看就知道杜長安穿的還是昨天的衣服,他的錢包向來是跟著衣服帶在身上的,現在枕頭底下,櫃子裏,抽屜裏都沒有,那應該還在身上。
其他的,杜若怡就找不出什麼有用的了。
杜若香則用法術感應了下,杜長安在這屋子最後接觸的…她走到書桌邊的紙簍前,因為大少爺離家出走,這裏的東西還都沒人進來收拾。
杜若香撿起最上麵的一個紙團打開,那是剛寫好就揉成團扔了的,墨跡將上麵的字跡染得模糊不清,杜若香隻隱約瞧出一個“寺”, 還有一個詞像是“紅塵” ,估計這是杜長安寫的一首詩。
杜若香心中一動:“怡姐姐,你們有沒有去大慈寺找過?”
“安弟去寺廟幹什麼?”杜若怡不解的接過字條,看出幾個字後腿就發軟,“他不會是要出家吧?”
等兩人進了客廳跟何氏一說,何氏也急了,忙讓人趕快去通知杜如津和杜如海。
……
這回消息傳回來挺快,人找到了,還真是在大慈寺,是鬧著要出家,不過人家佛門也不是什麼人不問清楚就收下的,尤其是這種一看就是離家出走鬧情緒的少爺公子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