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繁華之中,才能看得出一個人的定性能有多高。所以在誘惑麵前學會克製,才是真正達到了佛的修行境界。
鍾,是佛教寺院裏的號令。清晨的鍾聲是先急後緩,警醒大家,長夜已過,勿再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鍾聲是先緩後急,提醒人應及早休息。所以,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於鍾聲,止於鍾聲。
一天,奕尚禪師從禪定中起來時,剛好傳來陣陣悠揚的鍾聲。禪師專注地豎耳聆聽,待鍾聲一停,他忍不住召喚侍者,問道:“早晨敲鍾的人是誰?”
侍者回答道:“是一個新來的沙彌。”於是奕尚禪師將沙彌叫來,問道:“今天早晨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情敲鍾呢?”沙彌不知禪師為什麼問他,便答道:“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情,隻為敲鍾而敲鍾。”
奕尚禪師問道:“不會吧?你在敲鍾時,心裏一定想著什麼。因為我今天聽到的鍾聲,是非常高貴響亮的聲音,那是真心誠意的人才會敲出的聲音。”
沙彌想了想說:“其實沒有想別的,隻是我尚未出家時,家師時常告誡我,敲鍾的時候應該要想到鍾即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敬鍾如佛。”
奕尚禪師聽後非常滿意,再三提醒道:“以後處理其他事務時,千萬不要忘記保持今天敲鍾的禪心。”
從此以後,這位沙彌就養成恭謹的習慣,不但敲鍾,做任何事情,動任何念頭,都始終克製,一直記著師父和奕尚禪師的開示,保持敲鍾的禪心。
一個懂得克製的人才是真正有禪心的人。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年代,克製是一種人所必需的修行。克製外界的誘惑,清清白白做人,紮紮實實做事,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生活強者和心靈聖徒。
克製能讓我們如同海底的礁石,固守心中的熾熱和堅硬,讓時間去考驗,讓沙浪去淘洗,等到所有的水退去,露出的才是自己真正的本色。
克製能讓我們在任何情形下泰然自若,依然故我,一副閑雲野鶴之態:風來拂麵,不著痕跡;雨來刷身,不覺清涼。合目獨立,內心一片清澈空明。
人生感悟
真正隱退的人,是那些隱退在朝市繁華之中的人,那些隱退在山林中的人,隻能是小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