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9章 真正的施與(1 / 1)

“今天,我一定要斷然拒絕他們的要求。”出門之前,老婦人這麼想。

這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她在這樣的天氣卻不顧一切地跑出來,目的是想趕快為眼下這件事畫個休止符。

老婦人平時以慈善家聞名。到目前為止,她不時捐東西給遭到天災人禍的人,或買了很多衣料,送給本市的貧民。可是,這一次的事,性質大不相同,使她無法像平時那樣,爽口答應。雖然目的是為了貧苦無依的孤兒們著想,但要她捐出祖傳的土地來建造孤兒院,她著實無法同意。她對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那一片土地,有無限的感情,何況,她年紀已老,此後的生活,主要的收入來源,就靠那塊土地。這是跟她此後的生活有直接關係的事。說得嚴重一點,她若失去這一塊土地,她的生活馬上就要受到影響。

“不管對方如何懇求,也不能起一丁點同情心,否則……”想著,想著,老婦人的腳步就越來越快了。

雨越來越大,風也吹得更起勁了。不多久,她到了目的地——一家慈善機構的古色蒼然的房子。她推開大門,走進去。由於是個大雨天,走廊上到處濕濕的。她在門口尋找拖鞋來穿。

“請進!”這時候,隨著明朗的聲音,一位女辦事員出現在她眼前。那位女辦事員看到沒有拖鞋了,立刻毫不考慮地脫下她自己的拖鞋給老婦人穿。

“真抱歉,所有的拖鞋都給別人穿了。”那位小姐還向她懇切地賠不是呢。老婦人看到那位小姐的襪子,踏在地板上,一刹那之間就給濡濕了。

老婦人為她這個行為,感動莫名。就在那一瞬間,她才感悟了“施與”的真正的意義。

她想:“平時,我被大家稱為慈善家,可是,我做的慈善行為,到底是些什麼?我捐出來的,全是自己不再使用的舊東西,再不就是挪用多餘的零用錢罷了。那與其說是‘施與’,不如說是‘施惠’更妥當。所謂的‘施與’,應該是拿出對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東西,那才有莫大的價值呀!”

老婦人的內心突然起了180度的大改變——她決心捐出那塊祖傳的土地給這個慈善機構,為可憐的孩子們建立設備完善的孤兒院。

老婦人對那位女辦事員說:“好溫暖的拖鞋。”

女辦事員紅了臉,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我一直穿著,所以……”

老婦人連忙打斷她的話:“不,不,我沒有怪你的意思,我是說,你的心,令人感到溫暖。”

老婦人向她投以親切的微笑,然後,朝著幹部辦公室急步走去。

人生感悟

灰燼告訴我們,黑夜裏還有別人,有人彎下腰點了一堆火,也有人在接著這樣做。心裏裝著別人的人,才能從別人那裏,使自己得到充實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