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雲水鄉召開了黨政聯席會,其中一項議題就是討論北山村的駐村幹部調整問題。原來的駐村幹部謝萬誌據說患了病毒性肝炎,請了三個月病假,所以急需重新安排一名駐村幹部。
北山村有三大特點,一是距離遠,離鄉政府有12.9公裏,由於大部分是山路,騎自行車的話需要接近2小時,駐村幹部有時就要住在村裏麵;二是村情複雜,民風彪悍,早些年曾經發生過群體性鬥毆事件;三是各項工作曆來位居全鄉末尾,農業稅、三提五統完成率基本都是倒數一二名,計劃生育等政策的落實情況也經常是倒數。
正是因為這三個主要因素,一般沒有人願意去北山村駐村,所以,向來都是新來的年輕幹部被安排去北山駐村。當然,組織上也會隨之給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大意就是年輕人就要多吃苦,而且這個駐村工作也是動態性的,不搞終身製,大可放心雲雲。
這次也不例外。因為陳慶之的橫空出現,也就自然成為了北山村駐村幹部的最佳替補人選。任命陳慶之為北山村駐村幹部的事項,在毫無反對的情況下,獲得了一致通過。
會後,掛村領導黃敬忠帶著陳慶之去了書記李木然辦公室,由李木然代表黨委政府進行談話,宣布了黨政聯席會作出的決定。
按理說,一個小小駐村幹部的調整安排,還用不著黨委書記親自出麵找談話,根據漁陽縣的慣例,一般都是分管領導找本人談話,宣布黨政聯席會的決定。但是北山村的情況有點特殊,由一把手進行談話,等於是間接起了一個安撫的作用。
“小陳同誌,黨委政府這次作出決定,把你選派到北山村駐村,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這既是對你的信任,更是對你的一項考驗。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錘煉一個人的心性,也越能提升一個人的能力。你是雲水鄉政府為數不多的幾名大學生,雖然你才剛來鄉裏沒幾天,但是,鄉裏邊上上下下,對你的反映都很好,我個人呢,也是非常看好你的。所以,你一定要充分發揮好年紀輕、素質好、學曆高的這些優勢,把北山村的各項工作都抓起來,積極主動為黨委政府分憂。”
停頓了一下,李木然繼續說道:“工作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一定要多向老同誌請教學習,多問問黃鄉長,當然啦,你也可以直接跟我聯係。如果你能一個村管好,特別是把一個村班子隊伍抓好,等將來走上領導崗位了,就一定能快速進入角色,順利打開工作局麵。總之,把工作幹好來,黨委政府始終是你堅強的後盾!”
李木然的話語充滿了鼓勵。對於不了解北山村實情的人,聽完之後,肯定會認為這是在大力栽培一名好苗子。
陳慶之雖然來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大致也聽到一些關於北山村的情況,心裏有幾分不情願。但是,他也知道,組織上都已經定下來的事情,根本就輪不到自己談價還價,所以表麵上還是做了一番順從的表態,“請李書記放心,我一定在李書記和鄉黨委的領導下,把駐村工作幹好。”
看著陳慶之表態的樣子,李木然滿意地點了點頭。
離開李木然辦公室後,黃敬忠向有些摸不著北的陳慶之簡單介紹了北山村的情況,並且叮囑他,第二天將親自送他去北山村報到,主要是認識下村班子。
新的駐村幹部調整後,由掛村領導送去村裏報到,一直以來都是雲水鄉乃至漁陽縣的慣例。
隨後,陳慶之還在院子裏遇到了幾名鄉幹部,都主動問了問有關北山村的情況,或多或少增添了幾分對北山村的了解。
黨政聯席會的決定很快就傳遍了鄉政府。麵對這一決定,大部分人都是抱著幾分同情心理,一部分人覺得年輕人就應該要吃苦,想當年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少數人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有的人覺得反正隻要不是自己去那裏駐村就行,至於誰去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