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李清田的車子離開後,陳慶之轉身便去辦理住宿。
晚上,躺在別墅的客房裏,陳慶之有一點點興奮,這還是他第一次住別墅。當然,如果自家在農村的小院子算是別墅的話,那倒不能算新鮮了。
但是,他覺得今晚的心情格外地還是不太一樣,這其中既有住別墅帶來的喜悅,也有得到李清田認可的高興,以及在飯局中所聽到的東西、學到的知識。
不過,想到身上厚厚的信封,李清田很信任的說先放自己這裏,他覺得這也是對自己真正的信任吧。
陳慶之還總結了一點,參加這樣的飯局,除了能聽到不少有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能獲得一些重要信息。而且越是層次越高的飯局,信息的含金量也越大。
之前在購買茶葉交易市場店麵的時候,雖然曾經傳出縣裏打算在市場周邊開發一個新城區,但這是馬路消息,並沒有得到官方認可。而現在從李安生等人口中傳出的消息,基本上能算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所以,陳慶之覺得應該用好這個信息,爭取再賺一筆。但是具體怎麼利用信息賺錢,陳慶之暫時沒有想到好的辦法點子。
關於財富的描述有很多,比如知識就是財富,人脈資源就是財富,朋友就是財富,健康就是財富。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信息也是財富,而且是隱形的財富,一旦掌握了信息,特別是那些不透明、傳播範圍極小、尚未公開的信息,就能有機會賺取大量的財富。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在利用信息賺錢。比如,改革開放初期,在金融市場最早開放的時候,上海就出了一個有名的楊百萬。他的真名叫做楊懷定,人稱“楊百萬”、“中國第一股民”,真名反而沒有“楊百萬”的名氣大。1988年,他最先開始在不同地區倒賣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從而一夜成名,之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的風雲人物。楊百萬當年靠倒賣國庫券發家,其實就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奮鬥機會,但不論是什麼時代,信息永遠是一座充滿財富誘惑的金礦。
不過,很快他就沒有心情研究這個問題了,因為接到一個噩耗,自己的爺爺突然去世,請好假後便立馬趕回家裏奔喪。
爺爺今年79歲了,這在農村也算是高齡了。爺爺出生在民國初年,早年家裏窮,沒有上過幾天學,全靠自己極強的求學願望,零零星星地學字讀書,基本上能看懂一般的文章。
年輕的時候經曆過抗戰,當了幾天兵就回來了,實在是害怕麵對那種血腥的場麵,寧願回到偏僻的鄉村過著小日子。
再後來,經人介紹,與奶奶認識並結婚,一直呆在老家。
當年日本人也曾經打到了南蒼縣上禾鄉,全家人都躲在一處原始森林裏麵,整整躲了兩年,直到日本投降後才敢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