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我這人就是有時候太軟弱了,又有把柄在他們手上,所以沒辦法跟他們鬥,隻能是敗走麥城了。你小心提防就是,你的能力比我強,又有我在背後提醒,所以我相信你應該能夠戰勝他們,替我出一口惡氣。”
“放心吧,海生,這次我一定吸取你的教訓,精心籌備,徐徐圖之,避免重蹈你的覆轍。”
“嗯,我這輩子差不多就這樣了,接下裏看你的了。先這樣吧,有事情再聯係。”
不用說,剛才跟溫正陽通話的正是漁陽縣的上一任縣長周海生。
兩人十多年前就相識了,隻不過這層關係有點隱秘,知道的人不多。這次溫正陽能夠接任漁陽縣長的位置,周海生也是在背後出了力的,雖然起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是勉強也能算是錦上添花吧。
人員都到齊後,馬永財特意過來請示溫正陽,說是可以開會了。
溫正陽踏進會議室,看見其中一片嬉笑聲,又是煙霧繚繞,眉頭不禁皺了皺。
馬永財注意到了他臉上的不悅,於是大聲說道:“各位都靜一靜,把煙頭都熄滅了,馬上準備開會了。小陳開下窗戶通風。”
參會人員是分管副縣長宋得水,以及縣商業局、嵐州第一紡織廠、人事局、勞動局、信訪局等單位的負責人。
溫正陽簡單講了幾句後,就要求各個單位的負責人依次彙報工作情況。
根據大家的彙報,主要問題集中在紡織廠已經成了縣裏的一個大包袱,改製勢在必行。
怎麼改製,原來有兩個方案,一是尋找一家有實力的業內企業接手紡織廠,讓紡織廠重新煥發生機。二是實行破產倒閉,由本地一個有實力的企業接手紡織廠的債權和部分工人。
根據第一個方案,找了好幾家省內的企業,都沒有人願意跑到漁陽這樣的偏僻地方來收購紡織廠,主要是區位交通優勢不明顯,而且沒有原材料、技術等方麵的優勢,所以沒人看得上這個紡織廠。
最後,縣裏的領導找到了周大錘子,要求他旗下的福安集團來接手企業。
經過三顧茅廬,周大錘子才勉為其難地答應接手,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一是對於原紡織廠的債務不予承擔;二是對於紡織廠的工人將會根據福安集團的需要,有選擇的進行挑選錄用,對於沒有錄用的由政府進行安置處理;三是允許他收購紡織廠後進行轉型升級發展,並且還要在紡織廠周邊再收儲150至300畝土地給他。
在收購條件上,雙方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所以事情暫時就沒有談下來。後來因為周海生萌生了辭去縣長職務的想法,這個事情就被一直擱置下來。
再後來,就是溫正陽接任了周海生的縣長職務。由於他初來乍到,對於此事的態度也是暫時先放一放,等熟悉情況之後再啟動這個改製事情。按他的想法,本來是打算人代會開完之後,正式當選縣長再來考慮。現在,卻不得不提前麵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