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風一邊聽一邊記,偶爾還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
個別很有心思的學員還特意留意了時間,陳慶之足足彙報了16分鍾,比規定的時間超過了6分鍾,當然了,這其中還包括何書記提問的時間。
陳慶之彙報完之後,何書記就說了,誰第二個來彙報,馬上就有人主動說要彙報工作。
從現場的情況來看,何書記雖然沒有對陳慶之提出表揚,不過能夠看的出來他是滿意的,僅僅從他聽的非常認真的模樣,以及記筆記的姿態,就足以說明一切。這就使得別的學員都感覺很有壓力,心想你這第一炮打的這麼響,讓後麵的人還怎麼彙報?
但是有人真就迫不及待地出來充當第二炮。
座談會在11點半就結束了。跟開學典禮上不同的是,何東風書記隻是簡單地說了幾分鍾,然後就在常務副校長的陪同下離開了。
不過,雖然話語不多,但是何書記總體上對這次座談會是滿意的,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大家的發言也表示了認可和感謝。同時,也勉勵大家在培訓結束後,要繼續在工作崗位上作出更多更大的成績,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組織上的栽培和人民的信任!
但是何書記還說了點幹貨。他還說了,對全省的年輕幹部寄予了厚望,省委對年輕幹部的關心、培養、使用是一貫都非常重視的,而且力度將會隻增不減,目的就是要為黨的事業培養薪火相傳的接班人,讓人民所期待的富裕小康生活,在一代代幹部的接棒努力下穩步實現。希望大家作為年輕幹部中的佼佼者、楷模,一定要帶頭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不辜負組織上的期望。
陳慶之聽的非常仔細認真,在他看來,除了聽取年輕幹部的工作彙報,恐怕發表對年輕幹部培養的觀點和看法也是何書記此行的重要目的。
按道理,這些話語應該在開學典禮上麵來說,以便得到更大範圍的傳播。但是何書記卻沒有這麼做,應該是有他自己的考慮,比如他或許覺得自己這些話還不夠完善、成熟,不適合在公眾場合來說,又或者他認為這些隻是他個人的一些觀點,還沒有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認可,因此還不適合公開傳播。
但是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都說明何書記對年輕幹部的培養是重視的、關心的,想到這裏,陳慶之覺得自己真是幸運,能夠趕上這樣的好機會,遇上這樣的好領導,雖然自己跟何書記隔了很遠,或許這輩子都不大可能會產生第二次交集了,但他就是覺得備受鼓舞。
在這些發言的人裏麵,有一個人引起了陳慶之的注意,那就是省城下屬的花陽縣副縣長丁誌森。丁誌森跟丁森的名字很相近,中間多了一個“誌”字。原本看到這個這個名字,陳慶之第一印象就不大好,產生了幾分惡感,但是聽了他的發言後,覺得這個年輕的丁縣長還是很有水平的,抓工作有自己的一套辦法點子,作風也很務實,想著要好好地結交一下。但正準備上前搭訕的時候,丁縣長接了個電話,陳慶之之後就此算了,下次再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