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是可怕的,但更是可敬的。
張巡如此,許遠也不差。論行政級別,張巡是許遠的下級,理應受許遠的節製。換言之,睢陽城中的老大應該是許遠。但是,許遠卻把老大的位置主動地讓給了張巡。因為,他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深知,論守城能力,他遠遠不及張巡。於是,許遠便請張巡全權主持軍事,自己則甘心退居二線,專門管理錢糧和戰具等雜務。張巡也不客氣,接過這頭把交椅,便有聲有色地幹了起來。
在守城這一領域,張巡絕對是當時中國的NO。1.他守雍丘,令狐潮拿他沒辦法;現在,他守睢陽,尹子奇還是拿他沒辦法。
尹子奇沒辦法,但是李滔有辦法。李滔是誰?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衰人。這個小子原本是許遠的部將。東平有難,許遠派他帶兵前去援救。李滔見叛軍實力強悍、聲勢浩大,貪生怕死之下,居然就地投降了尹子奇。此次隨軍攻打睢陽,李滔想好好地立上一功,在新主子的麵前討一個頭彩兒。他見尹子奇束手無策,便屁顛屁顛兒跑了過來,告訴尹子奇四個字兒:我有辦法。
是的,他確實有辦法。李滔這廝與許遠麾下另一名部將田秀榮關係不錯。這個田秀榮現在就在睢陽城中。講到這裏,聰明的大家肯定已經猜到李滔的辦法了。沒錯,李滔的辦法就是聯絡田秀榮,裏應外合,攻破睢陽。
李滔把這個計劃告訴了尹子奇,尹子奇聽了眉開眼笑。
趁著兩軍混戰的機會,李滔的親信偷偷地混入睢陽,找到了田秀榮。一切都進行地很順利,田秀榮答應與李滔合作。雙方約定,明日兩軍交戰的時候,田秀榮的人馬統一戴綠帽(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屆時,田秀榮的綠帽軍將會臨陣倒戈,引領著叛軍殺入城中。
要不是小玉在開頭早早地把結果告訴了大家,想必你們聽到這裏早就驚出了一身冷汗。這個故事當然還有下文。有道是,天不藏奸。他們的密謀被田秀榮的一名親兵給聽到了。這名親兵思想覺悟比較高,一聽說老田要賣城求榮,便跑來將詳細情況都告訴了張巡和許遠。
許遠聽了,氣得嗷嗷叫,吵著嚷著要將田秀榮等人正法,與尹子奇決一死戰。這也難怪,出事兒的李滔和田秀榮都是他的人,在張巡的麵前,許遠的臉有些掛不住了。張巡卻有著自己的想法,叛徒當然是要懲罰的,但是如果能利用他們即將逝去的生命來做一點兒好事兒,那就更好了……
次日,兩軍對壘,尹子奇果然在唐軍陣營中發現了一隊帶著綠帽子的人馬,人數大約有四五百人,與線人所說的情況完全相符。尹子奇很高興,看來,攻破睢陽,就在今日了。他特意傳令下去,戴綠帽子的唐軍是自己人兒,碰到這些人要虛與周旋,不要真打。
隨後,鼓角爭鳴,兩軍廝殺在了一起。叛軍士兵見到戴綠帽子的唐軍,感情上覺得特別親近,恨不得摟住親兩口,壓根就不曾提防。豈料,他以他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些戴綠帽子的家夥對他們卻是真刀真槍地下死手。片刻的工夫,叛軍就死傷一大片。
原來啊,張巡在斬殺了田秀榮等人後,將計就計,命自己新招的小弟南霽雲率親兵扮作了田秀榮的人馬。尹子奇這才知道陰謀敗露,反中了張巡的詭計,但為時已晚。叛軍猝不及防之下,紛紛潰敗。城中的唐軍也趁勢殺出,尹子奇縱使有三頭六臂也無力回天了,叛軍遭到了慘敗。
這一仗下來,光是唐軍斬獲的首級就有上萬顆,至於繳獲的車馬和輜重那更是不計其數。尹子奇元氣大傷,隻得率領殘軍敗退陳留。第一次睢陽保衛戰至此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睢陽大捷的消息傳到彭原,肅宗高興萬分,當即下詔拜張巡為禦史中丞,許遠為侍禦史。
睢陽大捷和稍早的太原大捷充分驗證了李泌高超的戰略眼光。他讓李光弼去守太原,太原那邊果然大捷;他說有張巡和許遠在,睢陽肯定沒事兒,結果,睢陽真得就沒事兒。
8世紀缺什麼?缺的就是像李泌這樣的人才啊!
但8世紀最缺的又是什麼呢?答案是:能夠采納人才意見的領導。
很可惜,肅宗並不是這樣的領導,確切地說,並非一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