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2 / 3)

是啊!這十來年,我的內心經曆過無數次想“放棄”,但我從來沒有“放下”過,因為恐懼失去愛。

阿哲突然凝神望著我說:“夏子,你有沒有想過你最需要感恩的是誰?”

最需要感恩的是誰?

首先是阿哲!我凝神望著麵前的男人。在我獨自痛苦無助地品嚐著婚姻的苦酒,一顆迷茫的心不知飄往何處時,你出現在我身邊,點亮了我心靈第一盞靜心的燈。你就是那束照亮我心靈陰暗的智慧之光。雖然你從來沒有把你的心裏話告訴我,但是我相信你知曉我的心靈苦難,你選擇了沉默和等待……

還有一凡大師,在我為父親的離去而糾結的時候,他讓我學會祝福,學會送別……在我為情感內心喧囂的時候,讓我頓悟到我迷失了我的“心”……

還有徐浩,他的迷失就是我的迷失,他的痛苦印證著我的痛苦,他的頓悟也引導著我走向開悟之路……

於是我真誠地說:“我要感恩很多人,包括你,阿哲大哥。”

“夏子,你最要感恩的不是我們,而是你的丈夫!”

“為什麼?他帶給我這麼深重的痛苦,我卻要感恩他?!”我難以置信地望著阿哲。

“夏子,你想想,是誰帶給你一份覺醒?是誰引導你走向靜心之路?難道不是你的丈夫嗎?你應該感恩他與你的相識把你引向靜心道路,感恩與他的相遇帶給你的各種生命體驗。婚姻讓你們兩個生命體進入了一個‘合一’形式的生命體;而在這‘合一’裏你們卻掙紮著要做‘自己’;在這‘形’的‘合一’裏,你們沒有能完成‘神’的合一,於是‘形’也麵臨‘分裂’;這身與心想合一卻不能合一的種種生命的‘分裂’,讓你感受到人格分裂的深刻痛苦;這種痛苦讓你渴望靜心卻又因為分裂而內心喧囂……而正是這種不斷升級的分裂最後讓你覺得不堪忍受並且不再想忍受,才激發了你去不斷突破心靈的牢獄。任何時候,都是更痛苦的一方、想重生的一方會去主動改變,去主動踏上靜心的征程……痛苦難道不是你進入靜心的心靈導引嗎?如果沒有你的丈夫,你就不會體會到這種生命意義的靜心,不會進入深刻的生命。不是嗎?”

我的內心再次遭遇一種震撼。阿哲的話強行把我的思維角度扭過了180度的大轉彎,讓我用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我和丈夫這漫漫十來年的情感糾結。一個我要去討債的人,換一個角度卻是我的恩人?!這樣的思維模型是我全然陌生的,但同時又讓我醍醐灌頂的清醒。

愛與恨原來就是這麼輕輕的一個轉彎啊!

“夏子,靜心的路是一條不歸路,你要突破的最大挫折就是一次次在追求靜心的道路上遭遇不靜心的痛苦。你渴望靜心,因此你遭遇不靜心的時候你會自責,會沮喪,會內疚,甚至會為自己應該做到卻沒有做到而憤怒……但你隻有經曆過這一次次追求靜心裏遭遇不靜心的挫折,你的心靈才會成長……夏子,要想‘度’別人,先要‘修’自己!你丈夫就是你的‘修’!你要感謝你丈夫帶給你的這份覺醒!你對你丈夫的感恩,才是你真正的‘放下’!夏子,放下起於寬恕。”

“寬恕?是他寬恕我,還是我寬恕他?”我心想健偉是不可能寬恕我的,他恨我。

阿哲仿佛聽到了我的內心獨白,深邃的目光透視著我說:“寬恕是自己的事,和別人沒有關係。你的寬恕是你的放下,別人的寬恕是別人的放下。有一本美國人的書叫《零極限》,你看過嗎?”

我搖搖頭。

“這本書講到一個古老的夏威夷療法: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可以解決一切人類的矛盾和衝突。正是這本書告訴我們:人要為自己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阿哲說:“不管你的健偉做了什麼?把他應該承擔的責任還給他,他的愛、他的命運是他該承擔的人生責任;而同樣你應該為你自己負起愛與恨的人生責任。放下對方傷害過你的想法,放下對方害你走進婚姻厄運的觀點,放下對方要為你的幸福負責的要求。你僅僅需要去想:你是否對對方也有過傷害?你是否也帶給對方痛苦?你是否因為你的言行和需要讓對方感覺不幸福?你有嗎?夏子?”

“當然有!有很多!”我的眼前頓時閃過無數健偉痛苦的表情,憤怒的眼睛,抗拒我的背影。

阿哲再次像一個哲人,牽著我的手,把我從婚姻中的“受害者”角色裏帶了出來。當我換位思維去覺察自己對丈夫的傷害時,我突然發現我不僅是“受害者”,我也是“迫害者”。我突然“觀”到十年來當丈夫想沿著自己生命的軌跡行走時,我拿著愛情的寶劍沿路追殺,逼他進入我的生命軌道;他反抗,我就用愛的名義幹預他的生活,表達我的幽怨、痛苦和憤怒;我在他渴望盛開的鮮花和寧靜的大海的愛情生命旅途,給了他永無休止的索要愛情的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