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養(2 / 3)

在不幸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氣,通常總是使卑怯的心靈惱怒,而使高尚的心靈喜悅的。

((f侮錄》

我說的都是真話;如果有人知道有些事情和我剛才所敘述的相反,哪怕那些事情經過了一千次證明,他所知道的也隻是謊言和欺騙。如果他不肯在我在世的時候和我一起深究並查明這些事實,他就是不愛正義,不愛真理。我呢,我高聲地、無畏地聲明:將來任何人,即使沒有讀過我的作品,但能用他自己的眼睛考查一下我的天性、性格、操守、誌趣、愛好、習慣以後,如果還相信我是個壞人,那麼他自己就是一個理應掐死的壞人。

《杆悔錄》

由於過分審慎,人們對於時機就會重視不夠,就會坐失良機;並且由於反複考慮,人們往往會失掉考慮的結果。

《社會契約論》

謹慎的人啊,對大自然多多地探索一下吧,你必須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學生之後,才能對他說第一句話,先讓他的性格的種子自由自在地表現出來,不要對它有任何束縛,以便全麵地詳詳細細地觀察它。你認為這樣讓他自由是浪費了他的時間嗎?恰恰相反,這段時間是用得非常恰當的,因為要這樣才能知道怎樣在最寶貴的時期中不致浪費片刻的光陰;可是,如果你在不知道應該如何著手以前就開始行動,那麼你就必然會盲目從事,容易做錯,不得不重新來做,所以,你急於達到目標,結果反而不如慎重前進的快。你不要學那些鏗吝的人,他們一個銅子也舍不得花,結果是造成更大的損失。在童年時期犧牲一些時間,到長大的時候會加倍地收回來的。

《愛彌兒》

不管政府如何賢明,人民及其統治者的腐敗最後總會擴及到政府。最壞的弊端是隻為了實際上能夠安全地破壞法律而表麵上服從法律。因為,這樣一來,最好的法律立刻就會變成最有害的法律,倒是沒有法律要比它強上千百倍。在這種局麵下,即使法令如毛,也不會產生任何效果。如果舊弊不改,則每一個措施都不過是幫助新弊的形成。法律愈繁則愈為人所輕視;所有被派往監督法官的新官,無非是新添的一群破壞法律的人而已。他們不是去和他們的前輩分贓,就是自己單獨去掠奪。獎勵為善不久就變成了獎勵掠奪。最卑鄙的人一躍而為威信極高的人。他們的地位越高,行為就越可鄙。他們的惡行甚至就表現在他們的高貴上,而使他們失去體麵的正是他們的體麵。如果他們獲得了領袖的權勢或者婦女的庇護,這隻是由於他們這方麵出賣正義、義務和國家。另一方麵,人民因感到其不幸的根源並非其惡癖,便抱怨說,他們所有的不幸完全來自那些收受他們的錢的人,而他們之所以出錢就是想要這些人保護他們免遭不幸。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守本分的呼聲不再能打動人們的心,於是他們的統治者隻好代之以恐怖的叫囂,或者他們後來用以欺騙人的一種表麵利益的誘惑物。

《論政治經濟學》

我十分了解我父親的慈愛和美德,他的這種行為促使我自己反省,這種反省大大幫助我保持心靈的健全。從這裏,我得出了一種道德上的重大教訓,這或許是惟一的富有實際效用的教訓:我們要避免我們的義務與我們的利益發生衝突,避免從別人的災難中企望自己的幸福;我確信,一個人處於這樣情況的時候,不設法避免,那就不管他的心地多麼善良和公正,遲早會不知不覺地衰退下去,事實上會變成邪惡的和不公正的。

《懺侮錄》

從來不說違心的話,但也並不總是把心裏所想的都談出來。

《懺悔錄》

要想透過那麼多的成見和假裝出來的激情,在人心中辨別出真正的自然情感,就必須善於分析人心。要想—如果我敢這樣說—感覺到這部作品裏充滿著的那種種細膩的感情,就必須有精審人微的分寸感,而這種分寸感隻能從高級社會的教養中得來。

《懺侮錄》

我的才能就是對人們說些有益而逆耳的真理,並且說得相當有分量,相當有勇氣;我原該以此為滿足的。我生來就不會阿談逢迎,就連讚美別人也不會,我想讚美別人時的那種笨拙勁兒比起我批評別人時的那種尖刻勁兒還更叫我吃虧。

《懺悔錄》

當我以絕對無私的精神做我所能做的一切好事的時候,如果我在所有這一類的細節上都能做到有條不紊、細致周密,以免受騙上當,幫了別人的忙反而自己吃苦頭,那就該有多好啊!

《杆悔錄》

要有所成就,要成為獨立自恃、始終如一的人,就必須言行一致,就必須堅持他應該采取的主張,毅然決然地堅持這個主張,並且一貫地實行這個主張。

《愛彌兒》

偉大的人是絕不會濫用他們的優點的,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並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他們的過人之處愈多,他們愈認識到他們的不足。他們對他們超過我們的地方所感到的自負,還不如他們對他們的弱點所感到的羞恥之心大;在享受他們所獨有的長處時,他們是決不會愚蠢到誇耀自己不擁有的天賦。

《愛彌兒》

賢明的人首先關心的是大家的利益,然後才是個人的利益;因為每一種利益都屬於整個的人類,而不屬於其中的某一個人。

《愛彌兒》

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並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

《(幹悔錄》

裝飾與德行是格格不人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

《懺侮錄》

學者們固然有時比一般人的成見少,但是另一方麵,他們對已有的成見卻堅持得比一般人更厲害。

《杆侮錄》

大多數人都是在運用力量已經太晚的時候,才埋怨缺乏力量。這雖似詭辯,但是我的失敗也就在這裏。勇氣隻有我們犯錯誤的時候才是可貴的,假使我們始終謹慎從事,我們就很少需要勇氣了。但是,種種容易克服的傾向對我們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隻是我們輕視誘惑的危險,才會向輕微的誘惑屈服。我們都是不知不覺地陷人本來毫不費力就可以避免的險境。可是,等到陷人這種險境之後,沒有驚人的英勇毅力便不能從那裏掙脫出來。我們終於落人深淵了,這時便向上帝哀禱:“為什麼你把我造得這樣軟弱?”上帝卻不管我們怎樣辯解,隻是對我們的良心回答說:“我是把你造得太軟弱了,以致你自己爬不出深淵,因為我原先把你造得夠堅強的,你本來就不會掉進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