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趁機出招(2 / 2)

“各位,在這裏我還有一點疑惑。相信大家知道梅隆製藥,根據我們梅隆製藥的生存能力和對成本控製的能力來看,我們福生膠囊的成本其實是高於一萬元的,出口銷售不賣一萬五就不會有利潤。可是再看浮生丹,和我福生膠囊是一個檔次的藥品,但售價都沒達到五千元,那它的成本會是多少?一千?兩千?三千?不對,這個成本太讓人驚訝了。”

“所以我不得不懷疑,張振東先生的公司是否能夠賺到錢?如果一家公司不賺錢,那它還有存在的意義麼?畢竟商人逐利。不盈利的商人和公司,那是慈善機構。如果賺不到錢,那麼浮生丹的成本如何維持?我可不相信張振東先生是在開慈善機構?尤其會讓討厭的黃牛們成為最大贏家,這個太奇怪了!實在太奇怪了!我實在搞不懂你們華夏商人的智慧啊!”

梅隆森說完,就不再多說話了。而是直接宣布新聞發布會解散。他要說的已經說了,剩下的就該由這些記者去猜測了。他相信,這些記者很快就能猜出他想要說的話。

梅隆森想要說什麼?他最後話說道一般,到底是要傳達一個什麼信號?

——記者天生擅長的就是看圖編“事實”,以及猜“真相”。

或許一個記者看不出、且猜不出梅隆森的深意。

但是在場的上千個記者,難道還猜不出來麼?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這個發布會現場何止是三個臭皮匠?在上千個記者的腦洞交鋒之下,再難猜的“真相”,他們都會很快猜出來。

很快,記者們就從梅隆森那半句話裏的得到了一個真相。

那就是張振東賣浮生丹並不賺錢,張振東是在憑借這些黃牛在賺錢!

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怎麼聽起來這麼的深邃呢?

嗯,說的再簡單一些,那就是張振東浮生丹的價格定的很低,但是他卻暗中掌控著華夏一大批的黃牛,讓黃牛去炒作賺錢,通二次元盈利的方式,去搶占藥品市場。

畢竟之前先上市的福生膠囊賣的很好,一天可以賣掉五十萬瓶!而浮生丹作為後上市的新藥,想要搶奪市場,自然要出一些奇招妙手。

那麼,利用黃牛去炒作,進行第二次盈利,這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這是事情的真相嗎?

張振東真的在通過卑劣的手段,去來進行二次盈利?

外界對這個說法極為震驚,實在不敢相信張振東會這麼做。

這個時候,很多社區網站上,也流傳出了一些文字,這些文字的的內容並沒有說黃牛黨就是張振東控製的,而是在質疑浮生丹的供貨量為何一直這麼低!而且恰好每隔一天就能夠上貨十萬瓶,這個實在是太奇怪了。這就如同一切都是計劃好的一般。

“我不明白向陽東製藥公司的製藥流水線是怎麼設定的,但是我很好奇一個情況,那就是每隔一天張振東就有十萬瓶的浮生丹供貨?這難道不奇怪嗎!偌大的公司,每兩天正好生產十萬瓶的藥?一瓶不多一瓶不少?所以,這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張振東是故意的。也就是說,張振東故意壓製貨源,也就是梅隆森所說的饑餓手段。而為何張振東要讓貨源保持饑餓,讓消費者饑餓呢?畢竟現在的浮生丹供不應求,所有人都說浮生丹的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產量能達到,應該是大量的供貨才是。畢竟賺錢才是王道!

可偏偏供貨量無法保證。而黃牛又居然在這個時候出現,還將浮生丹的價格炒高一倍到三倍。這太奇怪了!這隻能說,是張振東有操控黃牛黨的嫌疑。當然,或許我猜測錯了,但是這實在令人懷疑啊”一個網友,竟然在一個平台發出了這樣的文章。

而這篇文章,在短短的時間裏,就被成千上萬次的轉載了,被成千上萬次的回帖。

回帖的人,有罵那網友在惡意中傷張振東的。說張振東是華夏最大的慈善家,怎麼可能這樣欺騙消費者。

但也有讚同的,畢竟,那個網友的分析合情合理。不得不讓質疑浮生丹為何每隔一天就來一批貨,而且每次都是十萬瓶,一瓶不多一瓶不少,這很不合理!

就仿佛是張振東的手上本來就捏著大把的浮生丹,的確是在限量供貨。

如果是生產多少就賣多少,那肯定不會是正好十萬瓶。就算是製藥流水線再精密,也做不到那麼好吧?兩天正好生產十萬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