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丨大婚(下)丨(1 / 2)

南潞王張瑞即位三月後,他的大婚典禮在城廂縣隆重舉行。

以十三縣長老為首的各地貴族大多親自參加,尤其是因通過商會獲得貴族稱號的一批新貴族,更是借此機會開始登上南潞的曆史舞台。朝廷派出使者前來參加,並贈送大量賀禮,雖然這次不是陳公公親自來,卻也顯示出了朝廷對於南潞王的重視。在接到南潞王府請帖後,昌平王府,鎮西王府,平陽刺史,以及周邊地區的各個勢力都派人參加並表示祝賀。

在城廂縣外,閱兵台布置得喜慶異常,盡管下麵有親衛軍維持秩序,參觀的群眾仍然是熱情高漲,高聲呼喊著南潞王,表達他們的心意。當太陽升到正空,張瑞偕同三位王妃出現時,商會準備的禮物由三位王妃手中撒向所有群眾。接著,早已安排在下麵維持秩序的商會內工作人員也開始向南潞的人民們發著早已準備的各種禮品。

雖然南潞王一再強調要從簡,要節約,不要鋪張浪費。但是以謝長老為首的南潞貴族們依然秉承了古老的傳統,不僅在典禮總準備了大量的物品,更是在每個縣城搞了同慶活動。而貴族們也以南潞王的名義向百姓散發著儲備的糧食和布匹,整個南潞再一次形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

與曆屆南潞王大婚不同的是,在大婚典禮中,首先進入閱兵儀式的是十三縣的府兵。

“來了,是我們城廂縣的府兵!”第一個出場的是城廂縣府兵第一營第一團。在當地百姓的歡呼聲中,由團長王科帶領著全團一百五十人昂首挺胸的來到主席台前向南潞王及王妃致敬。

“大家辛苦了!”張瑞與陪同在他身邊的三位王妃一起向台下致意。

緊接著,金龍縣府兵第二營第一團也來到了主席台前,依然是精神飽滿,士氣高漲。

當十三縣府兵代表全部展演完畢後,主席台上已經是激動異常。除了雲合三縣的府兵尚有點差強人意外,其餘府兵代表團均展現出了一定的戰鬥力,與正規軍相差不了多少。以十三縣長老為代表的老一輩貴族更是欣喜無比,南潞十三縣府兵若都能有此水準,何愁雲合三縣不能收複。但是十三縣長老身為各地府兵之最高長官,卻又明白這次參加閱兵儀式的代表團,無一不是其下最精銳的一個團。

以城廂縣府兵第一營第一團為例,團長王科是城廂縣貴族,城廂王氏家族的地位並不比謝長老所在的謝氏家族低。團長王科雖然年少,卻在長輩的影響下對南潞王府有著無比的忠誠,並且對駐紮在雲合三縣的滇西軍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從南潞王新的府兵製度頒布後,王科便將家族中的一些熱血少年組織起來,連同其田莊內的年輕租戶,組成了一個團,並被謝長老任命為團長。而這個團的組建,便是朝著正規軍的目標去的,不僅王氏家族提供諸多方便,王科與族中兄弟以身作則帶頭訓練,更是從護衛軍中多聘請了教練進行指導。

盡管與城廂縣第一營第一團的情況略同的在其他縣城也有不少,但是相對於整個府兵來說,這畢竟是少數,真要打仗,也就這一些極少的編製可以進行動員後勉強進入戰場。

可是應邀參加大婚典禮的朝廷使者和各勢力的使者,卻不由的暗自嗔舌,雖然他們也肯定南潞郡不可能短短三個月就使得整個南潞郡幾乎大部分男子都成為標準的士兵。但是他們從十三縣長老的表情中明白,剛才從主席台前走過的,的確就是來自十三縣的府兵。不說多了,就算是三分之一,也至少是十萬大軍啊。

而讓各位使者更加震驚的便是即將出場的大將軍高建峰所率領的九千護衛軍。

與三月前相比,這支護衛軍不僅人員更多,兵種更廣,裝備更齊全,鬥誌也完全將之前的府兵狠狠壓了下去。臉上那不露表情的堅毅,將一支勇猛之師的血性充分表現了出來。

這就是南潞王府護衛軍!張瑞的心裏暗自為高建峰叫好,這三個月來的封閉式訓練,著實很有成效。十三縣長老也與百姓一樣感到驚奇,興奮之情難以予表,南潞護衛軍就應該是如此的精銳。

三千重甲長槍兵,三千藤甲兵,三千輕裝步兵,南潞護衛軍仿佛在向所有人彰顯自己要重新奪回天下第一步兵稱號的信念。

南潞人不過百萬,卻是以勇猛著稱,尤其是步兵作戰能力更是在整個華夏稱冠。雖然隨著騎兵的大量出現,步兵在戰場上已經趨於劣勢,但是,護衛軍的這次軍演,讓所有人再一此意識到了南潞人的戰鬥力。

可怕的南潞蠻子!鎮西王府的使者心裏不禁打了個冷戰,看樣子南潞王大肆擴充軍備,雲合三縣恐怕遲早要出問題。而其他一些地方勢力,盡管與南潞王府沒有多大的利益衝突,卻再也不敢小瞧這個隻有百來萬人口的小盆地了。最讓人驚奇的卻莫過於朝廷所派使者,除了稱讚南潞王年少多才,治理有方,軍事才幹過人外,並沒有表露出其他的意見。

在主席台上,身為南潞王妃的李英愛卻是看到了讓她無法相信的一幕。最後通過的那三千步兵,居然有一千人背著曾經讓她感到恐怖的弓弩,盡管與當時王府護衛大將軍高建峰他們所用的略為不同。但是李英愛有理由相信,裝備在這一千人身上的弓弩,肯定也與普通弓弩大不相同。而更讓她沒有想到的,這種製式弓弩,比當初她見到的便攜式弓弩威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