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鎮西王與羅長老兩人真心帶著點虛假,虛假又帶著點真心的客套著時,劉師爺推門而入,身後多了兩名端茶的侍女。
“加了薑片和大棗的是羅長老的。”劉師爺叮囑著侍女不要將茶放錯了。
“麻煩劉師爺了。”羅長老謝過後,端起茶聞了聞,輕輕抿了一口,直歎道,“香,好久沒喝這滇西州特產的滇西花茶了。”
“這有何難,走的時候讓劉師爺給你弄上一包王府的特供滇西花茶。”鎮西王大方的說到,“隻是這茶工序不全,羅長老可飲得習慣?”
“哪有什麼不習慣的,比我自己泡的茶相比,可是複雜多咯。”羅長老哈哈一笑,“王爺也知道咱們那白果縣,地處山區,本就沒有那麼多規矩,茶就在乎品過就行。”
“羅長老說得好,過了就行。”劉師爺大聲讚歎到,擺擺手讓侍女出去後,收起了笑容,對羅長老說到,“長老這次來我們鎮西王府,恐怕不僅僅是看望王爺這麼簡單吧?”
看到劉師爺突然將問題擺了出來,鎮西王頓時有點不解,不過也知道劉師爺必然有其打算,故而也是看向了羅長老。僵局一打破,羅長老當然知道現在到了正題上了,收起了之前放鬆的心態,略為正經的說到,“其實,這次我來鎮西王府,除了代我家王爺看望鎮西王外,還要代表我家王爺向鎮西王府提親。”說罷,羅長老從懷中又掏出一封書信交到鎮西王王手中,“這是我家王爺給鎮西王的親筆信。”
羅長老絲毫不提雲合三縣的事,卻說到什麼提親上來,讓鎮西王和劉師爺二人均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南潞王到底是演的哪一出戲呢?劉師爺的心不由的緊了起來,南潞方麵的舉動實在是太不正常,難道自己所擔心的事真的出現了嗎?
鎮西王拿起信便拆開來看了起來,隻見這開頭不過是形式上禮節,世叔的稱呼既不顯得十分親切,也不顯得有一絲生分。前麵內容無非也就是稱自己年紀輕輕便即位為南潞王,身負重任,沒有時間去看望鎮西王,又恐負了皇上的隆恩,希望鎮西王能在治理地方上給與指點。緊接著,信中話鋒一轉,談到了提親上:母親當年與碧蘿阿姨同歲,據說兩位先王有意結為親家,隻因均為女兒身而沒能實現兩家的秦晉之好。母親大人在小侄到回南潞時,不時提起這件事,小侄想滇西州與南潞郡幾代交好,若是兩家聯姻則可親上加親,也是了卻兩位先王的心願。小侄大婚,已立三位王妃,萬不敢奢望鎮西王府郡主委屈下嫁,而小侄手下之親衛軍左將軍李傑正值少年英姿,未娶妻妾,望世叔能在滇西眾將軍中選一年齡始終之女子為其正室。看到這裏,鎮西王便心中所有動了,看來之前自己與劉師爺的想法或許是過於悲觀。而對於這個年少的南潞王,鎮西王更是覺得不簡單。
狂而不傲,既讓對手沒有還手之力,又懂得適可而止,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戰果,卻一點沒有年輕人的驕躁,文中一直以晚輩自居,給足了自己麵子。漸漸的,鎮西王心中對於南潞方麵的這次行動的憤怒,平息了許多,畢竟,雲合三縣是南潞的地盤,別人拿回去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
這樣一來,鎮西王本是嚴肅的麵部,也開始有了笑容,待看到後麵,那隻是隻言片語的對於雲合三縣滇西軍安排的建議後,鎮西王再次心動了,而後南潞王明確的說明具體相關事務,可以與羅長老商量。這個意思就是說?南潞王其實已經將主動權交給了自己,想通過對後麵事情的處理,來贏得自己的諒解?鎮西王將信遞給了劉師爺,心裏打起了鼓,這實在是太難以讓人相信了,難道對於滇西州現在的狀況,南潞方麵一點也不清楚?又或許是南潞方麵自身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