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遇見(1 / 2)

中堂內,華嚴坐回正坐,對大夫人道:“莫離,你帶大家下去吧,我與少白許久不見…。莫離?”

開始聽到陳少白的聲音時,大夫人柳莫離以為自己聽錯了,卻發現真的是陳少白。頓時心裏開始不安,害怕華嚴多想,害怕周圍人看出什麼。突然回過神來,卻對上陳少白深沉的眼。

“莫離,你不舒服嗎?”華嚴問道。

“沒…沒事。老爺,我帶大夥兒下去了,你們慢聊。”說罷起身抱起地上拿著小木馬的莊兒轉身離開。

“莫離!”陳少白突然喊道,“莫離,你等等。”

“少白…。”華嚴道,“我與莫離已經成親10年了。”

陳少白一愣,隔了好一會兒喃喃道:“她幸福就好,她幸福就好。”

“說說你的近況吧,你怎麼找到我的?”華嚴倒了杯茶端給陳少白。

“找你還不容易,整個蘇州誰不知道嚴兄你這個禦賜嚴狀元啊。”陳少白道。“托你的福蘇州城的老百姓才能不被戰火波及。”

“你過獎了少白,戰爭遲早是會過來的。我所能做的隻是讓他們受到的傷害減到最小。”華嚴道,“這麼多年,你去了哪裏?”

陳少白抿了口茶,“十年前我中了進士,本準備披上朝服入翰林院為國家效忠,卻發現有心而無力。清王朝已是風雨飄搖,任人宰割。甲午一戰,讓我清醒,要救國必先改革。於是我向皇上提出出國遊曆學習,決心向西方學習,挽回危亡中的大清,後來朝廷派出了包括我在內十人出訪西方六國。”

“為何這樣久?一去便是十年?”

“不,本來隻需一到兩年。可是我發現我們去考察的成果僅僅隻是皮毛,於是我決心留下繼續研究。”

“這一留,便是十年……”華嚴歎息道。

“當初我們一起中進士的人們,不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力麼?為了這個國家,為了我們的家人。而已經有效果了,你看當年的公車上書不是成功了一半麼!”

“可是卻惹惱了朝中重臣,不光強學會被封閉了,還有那麼多的英雄就義。”

“沒錯,但是我們將維新派的‘自強學’擴展的更廣了。”陳少白道。

“少白,收手吧,好好的做你的官不行嗎?”華嚴道。

“華大哥!是誰在考殿試時是誰憤怒的抨擊君主專製?當初是誰在強學會上慷慨陳詞的宣傳救國論?華大哥是你……。”

“別說了!”華嚴怒道,“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華大哥……”

“少白,你聽大哥一句勸,別攙和這事兒,別和那些亂黨在一起…。”

“大哥!”陳少白的聲音突然提高,“你曾經帶領著你口中的那群亂黨滴血為盟,勢必救中國於水火!”

“中國不差你這一人!”

“大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若死得其所,我便無悔!”

“少白,我累了,你回吧,咱們有時間再敘,你願意的話便留下吃晚飯吧。”說罷華嚴疲憊起身,走向內屋。

陳少白無奈,正準備走出中堂,看到牆上密集的照片,有華嚴與二姨太,華嚴與大少爺,華嚴與三姨太,最後有一張全家福,看到華嚴身邊坐著的那位單薄冷清的女子,陳少白不自覺的嘴角露出溫和的淡笑。不知不覺走到院子裏,巨大的海棠樹繁花似錦,紛紛揚揚。好似當年青春年少的自己,那樣燦爛,張揚。若一切可以重來,自己還會不會選擇離開,離開那個與自己相愛的人。如果可以重來,或許他和那人廝守,會有許多孩子,會去一個安靜的地方男耕女織,老了相互攙扶。可惜陳少白知道,若是重來,他一樣會選擇這條道路。

莫離自打離開中堂,雖然麵如平鏡,心中卻是越來越慌亂。十年來的清心寡欲,吃齋念佛,好不容易快將那個人忘卻,而今他卻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就如他當初突然的離開。心中多年前的憤怒,悲傷一湧而上。手絹緊緊拽在手心裏,似乎要將它捏得粉碎。

“大夫人?”張媽在門外試探。

“什麼事,張媽?”莫離立即收起剛才的憤怒,轉眼變成平日那張與世無爭的臉龐。

“奴婢見大夫人臉色不好,給您端了碗燕窩來。”

“行了,進來吧。”

張媽應聲推進房門,將燕窩放在桌上,本想為莫離乘上一碗,確聽莫離說:“擱這兒就行了,你出去吧。”

張媽覺得很怪,卻又說不出來是哪裏。早上小少爺抓周時還笑盈盈的,自從……

對了,莫非是那位公子爺?可是夫人平日足不出戶的與外邊也沒什麼聯係,但願自己想多了,搖搖頭,便關上門。

莫離也覺得自己似乎表現得太明顯,已是流年往事,又何苦埋怨人家。或許陳少白早已娶妻生子,若是這樣…若是這樣自己也為他高興,他終於功成名就,闔家歡樂……想著想著莫離心口又是一悶,走到窗邊把窗門推開透透氣,推開的一瞬,見窗前的海棠下站著一身著西裝的身影。陳少白似乎感覺到什麼,轉頭一望,二人隔著漫天飛花兩兩相望,二人一動不動,似乎時間已經停止。十年生死兩茫茫,再見你我已是塵滿麵,鬢如霜。而你,卻依舊美如人間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