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峰給戰士們鼓勁:“無限風光在險峰,站得高才會看得遠,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不管是什麼山,也無論山有多高,都會讓我們紅軍踏在腳下。”
胡長發興衝衝,說:“團長,那我得在夾金山最高的石頭上刻上我胡長發的名字,幾百上千年後,要是再有人經過夾金山,他們看到‘胡長發’三個字,說不定會想這個‘胡長發’是誰?”
陳建峰豪情萬丈:“等有一天革命勝利,我們就在夾金山建一座紀念碑,讓我們的後人一看到紀念碑就會想起,曾經有一支紅軍,為了理想,徒手翻越人跡罕至的大雪山,創造了一個個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
胡長發想了想,笑,說:“好是好,可我還是要在山上刻上我胡長發的名字,我自己寫的更有意思。”
陳建峰笑著拍了胡長發的頭一下。
當各部接到向夾金山進發的命令後,都在手忙腳亂地準備冬裝禦寒之時,陳建峰已經率部臨近夾金山了,開始看到遠處的那座雪白的山峰,胡長發還說:“團長,我怎麼覺得也不像老鄉說得那麼嚇人啊。”
遠處的夾金山,白雪皚皚,雲霧繚繞,而天空在雪山的映襯下,湛藍湛藍,看上去很美。身邊就更不用說了,草地上開滿了不知名的小花,姹紫嫣紅,隨風搖曳,明媚無比。
盡管陳建峰有信心將夾金山踏在腳下,但陳建峰不盲目樂觀,該言明的還是言明。
陳建峰說:“小胖,你可不要被遠處的美所迷惑,雪後的井岡山漂亮吧,但讓你踏著及膝深的大雪上山,你覺得那種滋味如何?”
自是舉步艱難,陳建峰給戰士們言明即將麵對的困難,雪後的井岡山上山不易,夾金山的海拔是井岡山的三倍,那困難自然至少是三倍以上,山高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海拔高而帶來的高原反應,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這是六月,戰士們離開瀘定縣時,一個個跑得氣喘籲籲,單衣單褲還覺得熱,哪知道臨近夾金山,竟感寒氣襲人,到得夾金山南麓腳下一個叫磽磧的小山村,陳建峰和蔣民雲進村找當地的老鄉了解情況,戰士們於村外的森林宿營,都齊刷刷地打開背上的背包,將剛剛收起的棉衣棉褲換上,這才稍微感到了暖和。
磽磧風景怡人,森林密布,雪水潺潺。
胡長發說:“在我們老家,六月天氣穿棉襖,那是罵人,說你是神經病,現在才知道,還真有六月天氣穿棉襖的事情。”
洪濤直搖頭,說:“這冬裝收起來才幾天,這麼快就用上了,隻怕沒有幾人會想到。”
磽磧村人煙稀少,盡管對這支到來的紅軍隊伍不了解,但磽磧村的鄉親無疑是善良的,老人們一聽陳建峰需要翻越麵前的大雪山,都善意地勸阻,一看勸阻無用,紅軍非過夾金山不可,老人們一個個知無不言,把過雪山需要注意的事項都一五一十地告訴陳建峰:上山千萬不要大喊大叫,一來容易引起雪崩,二來人容易猝死;過夾金山必須選在上午九時和下午三時之間,一旦太陽下山,氣溫驟降,人很容易凍成冰柱;上山的時候,一,不能停下來休息,一休息十有八九起不了。二,不能抬頭看天,看天就倒,隻能眯著眼,低著頭趕路。三,不能喝雪窩裏的雪水,那水有毒,但是可以吃雪。四,能不帶的東西就不帶,背多了東西,到不了山頭,準會累死。如此等等。
老人們不會知道,喊聲會引起共振,導致雪崩,也不會明白高山氧氣稀薄,負重會導致呼吸困難,嚴重缺氧而死,老人的這些經驗都是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