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九州同愾討國賊!英烈血沃天安門(1)(2 / 3)

5月30日清晨,同濟大學的大操場上,300多名同學整隊待發。中國鐵工廠的部分工人也集合了隊伍來參加。尹景伊等率領著這一支學生和工人隊伍,從吳淞乘小火車,到天通庵車站,又和張華浜火車頭修理廠的工人隊伍彙合,一路上揮動旗子,高呼口號,經浙江路向南京路進發。到了永安公司門前,演講隊圍聚在人行道上,尹景伊首先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號召同胞起來反對帝國主義暴行,為顧正紅報仇!

在老閘捕房巡捕開槍時,同濟大學的隊伍已經擠到了前麵。尹景伊看到陳寶聰的頭部被打傷,非常危險,就一個箭步跑上前去,用力拉他一把,說:“你下去!我……”話未說完,又一顆子彈飛過陳寶聰的右邊,正打中尹景伊的胸部。他血流如注,倒在血泊中,仍斷續地高呼:“宣傳……鬥爭……打倒帝國主義!”被送到仁濟醫院搶救,因傷勢過重,於當晚7時許犧牲。時年21歲。

6月2日,在斜土路同仁輔元堂隆重地舉行了尹景伊烈士入殮儀式。8月24日,烈士家鄉青島地區也開了追悼大會。半個多世紀以後,為了永遠紀念尹景伊烈士和發揚愛國主義的革命傳統,共青團同濟大學委員會發動全校團員和青年集資建造尹景伊烈士的塑像,在1985年五卅運動60周年時莊嚴地舉行了這座塑像的揭幕儀式。

再一個殉難者,是年僅16歲的南洋公學附中的愛國華僑學生陳虞欽。

5月30日一大早,南洋公學大操場上集合了400多人的遊行隊伍,向國旗行禮後,整隊出發。陳虞欽本想騎自行車當遊行隊伍的糾察,總領隊看他年紀太小,沒有同意。上午9點左右,遊行隊伍到達北火車站,陳虞欽就和幾個同學一起走進租界,到處演講。

中午,南洋公學同學彙集到閘北福生路景貿女校(當天南洋公學借該校設了臨時辦事處)休息並進茶點。因為人多麵包少,陳虞欽把麵包讓給別人,並催大家快吃,好去遊行。下午,遊行隊伍從福生路出發,經河南路、北京路、浙江路轉到南京路,沿途與複旦大學、上海大學、大夏大學、同濟大學等校的隊伍彙合,浩浩蕩蕩。陳虞欽走在隊伍的前幾排,他個子不高,走得飛快,還幫助領隊維持秩序。

在英國巡捕喪心病狂地開槍時,中彈者紛紛倒地,陳虞欽毫無懼色,仍奮勇高呼口號。但他自己也終於被幾顆子彈打中,倒在血泊當中,鮮血浸透了他的衣衫,染紅了他手中拿著的“中國獨立萬歲!”的旗子。他被送到仁濟醫院,經檢查,腸部穿了七個彈孔。醫生施了手術,將穿孔部分截去,然後縫合。到第二天下午,他的神誌還清醒,還能同探視他的同學親友說話。到了7點左右,病情突然惡化,雙眼直視,臨終前還說出“報仇”二字。

噩耗傳來,全校師生為他痛泣。6月1日晚,全校開大會誌哀,並決定全體同學纏黑紗,即日起罷課,全校一律吃素將節餘菜金捐助罷工工人等。11月12日,全校師生員工和各界代表又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校內下半旗,敲悲鍾10分鍾。會後將烈士葬於萬國公墓。後來南洋公學改為交通大學。今天在交大校園的綠樹叢中矗立著一座五卅紀念柱,上麵刻著鮮紅的大字:“五卅紀念,中彈穿身而死者陳虞欽……”

陳虞欽的父母深明大義,在得到兒子去世的消息後,曾寫過一封信給校方,信中說:“該學生等為爭回外權奮勇身先,愛國犧牲,死得其所,絕無懷怨,惟望貴校同人及上海各團體為學生等援助,堅持最後之勝利。”

……

五卅慘案是一根導火線。它使上海人民鬱積了80多年的對帝國主義的仇恨,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6月1日,全市人民衝破種種的壓製和阻撓,不怕繼續流血犧牲,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帝國主義的總罷工、總罷課、總罷市。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五卅運動的狂飆很快地席卷全國。在一兩個星期裏,就有北京、漢口、長沙、南京、濟南、福州、青島、天津、開封、鄭州、重慶、鎮江、南昌、汕頭、杭州、廣州等600多個城鎮,1700多萬群眾奮起示威,用罷工、罷課、罷市、通電和捐款等各種方式支援上海。廣州和香港發動的省港大罷工,成為五卅運動的重大組成部分。世界上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和國際友人舉行集會、發出通電和發起募捐,給五卅運動以有力的支援。

五卅運動以磅礴的氣勢開始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它為北伐戰爭作了重要的準備。正如中共中央在當時《為反抗帝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大屠殺告全國民眾》中所說:“自鴉片之役以至庚子之役的中國史,完全是一部外國強盜宰割中國民族的血書。然而這次上海的大流血,卻是中國民族自覺的反抗帝國主義之第一頁啊!”也正如瞿秋白在一篇文章裏說的:“五月卅日!這確是中國國民革命開始的一天!”

(摘自《二十世紀中國實錄》)

國民大會在天安門召開

1925年5月30日,上海英租界巡捕悍然開槍鎮壓手無寸鐵的示威群眾,血染南京路。五卅慘案的消息傳到北京,愛國學生聞風而動。

6月3日,各校學生聯合行動,進行罷課鬥爭。3萬多人舉行集會遊行,號召各界民眾聲援上海。5日,教育、工商、新聞界400多個團體代表,在中央公園召開雪恥大會,反對英國、日本帝國主義慘殺上海同胞。

會後設立執委會,負責組織民眾運動。7日,英華教育用品公司率先罷市,各行各業紛紛響應。工人、農民相繼投入運動。

6月10日,北京市民20萬人彙集天安門,召開國民大會,聲援上海工人學生的反帝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