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商人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最大貢獻,也許還在於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哥倫布的探險活動,本意在於發現一條通往東方的航路,結果卻鬼使神差地發現一個新大陸,人類曆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據新近考證,哥倫布本人就可能是一個猶太人,不過出生於“新基督徒”家庭,所謂新基督徒也就是在各種壓力下被迫改宗教的猶太人,其中有不少屬於秘密猶太教徒,他們雖然受了洗,但內心仍然是個猶太人。
哥倫布探險的資金來源全靠銀行家路易斯·德·聖坦赫爾,這位銀行家是一個確實的秘密猶太教徒。另外,對探險計劃的製訂和落實發生過決定性影響的,是阿拉貢的總會計加夫列爾·桑切斯,他是一位純血統的猶太人。同哥倫布一同前往探險,並在抵達美洲時第一個登上新大陸的,是隨船的猶太譯員路易斯·德·托雷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發現新大陸幾乎完全是猶太人的功績。
新大陸發現後不久,在哥倫布出發探險的那年(1492年),被趕出西班牙的秘密猶太教教徒就開始移居這塊地方,成為最早的殖民者中的一部分。一個世紀之後,他們就差不多控製了同新大陸殖民地的貿易,絕大部分的進出口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裏。到1640年,新大陸上的猶太人比基督徒還多。1654年還發生了一件歐洲猶太商人聲援新進入美洲殖民地的猶太人的事件。
當時,有一個祖籍荷蘭的猶太群體,來到北美荷屬的新阿姆斯特丹。當地的總督不許他們上岸,要求把他們全部送走。
這些猶太人同芬蘭西印度公司中的猶太股東進行了聯係。在股東們的壓力下,荷蘭西印度公司命令總督收回成命,準許猶太人上岸定居。
幾年之後,英國人趕走了荷蘭人。英國人雖然對猶太人也有偏見,但樂於讓他們從事海外貿易。於是,猶太商人充分利用了同海外猶太人的聯係,將當地生產的原材料運往英國,再從英國運回加工過的產品。甚至還參加了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奴隸貿易,即將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賣到西印度群島,換取糖和糖漿;再將糖和糖漿出口到新英格蘭,釀造朗姆酒;然後再把朗姆酒運到非洲,換取黑人奴隸,完成一個“三角貿易”。
所有這一切表明,猶太商人不但很早就在世界範圍的市場中活動,更積極參與了將世界組織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的作業。對美洲殖民化和三角奴隸貿易,從道義上加以某種譴責是必要的,也是完全應該的,隻不過同本書論述的主題不太相幹。無論美洲的殖民化還是三角貿易,它們對奠立在世界大市場基礎上的世界曆史的影響畢竟是巨大的,所以,猶太商人在這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應該予以肯定。
從曆史上看,我們真正地意識到了世界的市場上到處都是猶太商人,猶太商人由此遍及世界市場,也可以說世界的市場就是猶太人的市場。基於此眼觀本地的市場的同時,也要眼觀世界的市場,從現在起紮實基礎,練就基本功,積累經驗,蓄備財力,以求得自身的增值,準備有一天邁開步伐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