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社會怪相剖析(1 / 1)

許多大家庭中,為了爭奪遺產,兄弟姐妹親戚各不相讓,臉紅脖子粗,這時家裏如果有學佛、善良的人,便能維持整個家的運作。一個家庭有一個善良的人,便可維持家庭的運作;如果社會上多一群這樣善良的人,能先反省自己,不去責怪國家社會,社會就會祥和許多。而如果自我反省的教育沒有紮根,沒有確實做好,就需要付出許多的社會資源來關懷出問題的家庭。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每個家庭、每個成員都息息相關的概念,先從家庭開始關懷,一直發展到社會上關懷需要被關懷的人。當付出愛心、行善的人愈來愈多,一個地方的生命層次就會愈來愈高,心靈境界也會愈來愈提升。

如果心靈上有所提升,能以無所求、奉獻的心態來對待周遭的一切,不管對象是你的親人,還是其他眾生,你都是無所求地奉獻、為他人著想,那麼今生當你需要幫助時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助你,當你需要安慰時也會有人給你安慰。這種無所求的精神力量,會讓你一生都過得非常快樂,這是真正的快樂、安定、滿足。

現代社會的功利傾向,讓很多人養成不負責任的心態,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願負責,做錯事時不檢討自己,隻會將過錯怪罪到別人身上。父母親如此,小朋友當然也是如此。小朋友功課不好時,他可能會怪父母、老師,因為父母親就是這樣教導他。而有些人在公司不順心時則會怪老板、同事,老板不如意時就怪下屬。有人賭博輸了,怪別人贏走了自己的錢;但如果自己不貪,別人怎麼能把你口袋的錢贏走呢?

有些公司損失龐大錢財或倒閉,隻要你問原因,大部分人都會說是被別人陷害的,是別人跳了他的票、虧了他的錢、倒了他的公司。如果找不到別人可以怪罪,便開始看祖先的牌位、家裏的風水、祖墳有沒有問題,很少有人會認為是自己的錯。祖先往生已經那麼久了,家中的牌位也隻是為了紀念他們而立的一個象征,和你的遭遇有什麼關係呢?其實,與之關係最密切的是自己心中永無止境的貪婪。有些人不想承擔自己的過錯,總想找人來代罪,如果找不到活人就找已經往生的。這是非常不好、不禮貌的事,也會對下一代的教育產生極負麵的影響;就佛法上來講,也是一種非常壞的造業方式。人必須通過自己來反觀自心,看看是否貪念太多,過於貪戀別人的錢財或意外之財。不是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嗎?想要不勞而獲,除非你的福報非常大,否則不太可能。

如果一個人沒學會反觀自己,即使年紀再大、身份地位再高也是枉然,因為沒有智能,也不會觀察當下的言行,所以常常會為了利益自己而傷害別人。長時間地觀察自己的身口意到底在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想些什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仔細觀察,人是非常容易受外在誘惑的。

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人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間非常小的房屋裏關著一隻大象,大象從窗戶逃了出去,可窗戶太小,大象的尾巴被套在窗戶裏,無法逃出。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夢,一間小小的房屋居然可以關住一隻非常大的大象,而大象龐大的身體都可以逃出來,尾巴反而被套在窗戶裏。按照常理,這是不可能的事。後來有人問佛陀,佛陀說:“這就是未來的出家眾。他們本來已經逃脫最難脫離的世俗枷鎖而剃度出家,沒有想到脫離一個小家,卻進入一個更大的家;本來可以拋下世間的名利,沒有想到卻碰到一個可以累積更大名利、錢財的地方。此時如果沒有反觀自己,甚至會比凡夫還要腐敗、惡劣,而且知法犯法,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