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七夕節(3 / 3)

那時的楊帆僅僅十歲出頭,卻已成熟不已,殘疾的雙腿卻是他心中一道永遠的刺,孤兒院沒有錢也沒有心思去給楊帆的腿進行恢複治療,僅由其自生自滅。楊帆聽到這個消息,是那麼的不甘心,他也想站起來,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奔跑。無意中,他聽到一個消息——中醫療法,中草治療,有及大的可能性治愈他的雙腿。可這也僅僅隻是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消息罷了。孤兒院連西醫,這種常見的治療都不願出資,更不用說十分稀罕的中醫了。數次和院方交涉無果後,楊帆也對孤兒院徹徹底底的死了心,讓孤兒院幫忙,不比讓母豬上樹客易多少。後來,他和阿飛兩個人到處尋找治療的方子,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年後,一極有可能成功的偏方被兩人在一位居於深山老林中的老中醫手中拿到,原以為事情就會這般迎刃而解,可麵對他們卻是一堵牆,靠它們兩入之力絕無可能將之逾越的高牆,看不到頂也看不到終點的牆,將他們狠狠的堵在了牆外。這堵牆其實就是中華民族中草藥的現狀……藥方?他們倒是有了,可沒藥啊!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呢!這也讓楊帆和阿飛前進的腳步暫時的停了下來,也永遠的停了下來,不在前進。

楊帆道:《本草綱目》是一本中草藥的醫學著作,英文名是(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厄由明朝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為修改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他以畢生精力,親曆實踐,廣收博采,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麵的整理總結,曆時29年編成,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共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藥方11096個,書中還繪製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係統來進行了。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種藥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製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等項……

說完,看到李伯在沉思,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一想到自已上輩子的遭遇,不由的悲從心中,楊帆看到過一篇關於中醫的文章,是這麼寫的。

中醫藥的目前現狀。

近年來,中醫正迅速走向衰落,在許多地區,除市級中醫院的業務相對穩定之外,區級醫院及街道衛生院的中醫業務大都十分冷落。贏利者寥寥無幾,虧損或瀕於虧損者為數眾多,因此,許多基層醫院已相繼取消了中醫科。有的醫院雖然保留了中醫科,但其目的隻是為了在整體上保持科目的齊全,對於其是否贏利則並不寄於多大希望。

某醫院原有職工近200名,中醫科人數14名。由於看中醫的患者日漸稀少,中醫業務難以為繼,醫院被迫裁減有關人員。除針灸、按摩、理療等項目保留4名醫生之外,其餘的人每月領取350元生活費,皆回家自謀出路。如果說基層醫院的中醫業務不容觀,那麼,個體中醫診所的情況又如何呢?某日,隨人去走訪一位中醫師,進入診室,見其正在給患者打針輸液。環顧四周,竟然連中藥櫃也沒看見,於是,問其何故?答曰:中醫所獲之利尚不及店麵租金,又如何能養家糊口?改行久矣!一方麵,許多正值年富力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中醫從業人員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麵,國家還在大批地培養新人。相當多的學員畢業後難以就業,或從事醫藥保健品推銷、或到健身娛樂中心去做按摩,由於此類工作並不穩定,許多人最終不得不棄醫從商,另謀它就。

某中醫學院學生,畢業近二年尚未找到工作,於是去衛生局申辦個體行醫執照,衛生局告之曰:已停止審批一切個人申請。迫於生計,某生自設一診所。開業後不久,卻偏偏遇上“整頓醫療市場、打擊非法行醫”活動,衛生局執法隊收繳了某生的畢業證書,並要罰款三千元。某生無奈之下,告之家人,其父歎道:家貧如此,供你讀書多年已屬不易,實指望你畢業後能為家分憂,誰知你不但難以自立,反而還要繼續賠錢,既然如此,此證不要也罷!某生聞之,深感愧疚與屈辱,痛哭一場之後,將所有的中醫書籍付之一炬,從今往後,誓不言醫!

現在,每二十家醫院中,難得有一家獨立的中醫醫院;每二十家個體診所中,難得有一家獨立的中醫診所。中醫機構萎縮、人才凋零,其衰落之狀況,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門庭冷落車馬稀”。雖然中醫有頑強的生命力,雖然中醫在其些方麵尚顯局部的繁華,但是,如果我們依然抱著盲目樂觀的態度,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那麼,終有一天,中醫會淪落成為一種普通的民俗療法,然後,漸漸地、漸漸地被人們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