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聽了,滿臉羞愧,隻能強自辯解道:“我雖是一個小吏,但丞相對我很看重,委以軍政錢糧重任。我早晚在丞相身邊,聽他教誨,受益良多。”張鬆的目的就是要諷刺挖苦曹操,以彌補被傷害的自尊。張鬆抓住話頭說:“我聽說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他有什麼能耐可以教誨你?”
楊修為了維護自己的臉麵,就必須為曹操辯護。隻有將曹操推崇成天下第一,他這個小吏才算當得麵上有光。急切間,楊修竟然取出曹操新近寫好的《孟德新書》給張鬆看。這本書是曹操寫完後讓楊修過目勘誤的,旁人從未見過,實屬孤本。楊修說:“你啊,久居邊隅,怎麼能知道丞相的大才?你看這本書就是丞相親筆所寫的兵書。你看看,是不是足以流傳後世?”
張鬆不動聲色,從頭到尾,翻看一遍,把書一扔,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問道:“你說這本書是曹丞相親筆所寫?”楊修點頭稱是。張鬆哈哈大笑道:“這本書是戰國無名氏所寫,我蜀中三歲小兒都能熟背。曹丞相盜竊抄襲,也隻好騙騙你們這些人!”
楊修哪裏肯信?張鬆說:“既然你不信,那我就背給你聽。”說完,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了出來。
楊修大驚,這才知道張鬆果然有奇才異能。
張鬆略施小計,折服了楊修,楊修來見曹操,推薦張鬆。
楊修對曹操說:“丞相剛才為什麼怠慢蜀中使者呢?”
曹操怒氣未休,說:“這個家夥容貌醜陋,出言不遜,我沒有殺他就算是對他客氣了。”
楊修說:“丞相不可以貌取人。此人雖醜,卻有異能。此人雖狂,但丞相連禰衡也能容忍,難道就容不下他嗎?”
曹操臉色稍霽,問道:“他有什麼才能?”
楊修將張鬆過目不忘之事說了一遍,為了強化可信性,楊修還特意將書帶在了身邊,當下再呈給曹操過目。
曹操沒想到一個容貌如此醜陋之人竟然有如此之能耐。但曹丞相也是一個好麵子的人,他決不肯給張鬆一個通過炫耀來貶低自己的機會,所以,曹操接過書,二話不說,就將這本孤本《孟德新書》撕個粉碎,此書就此絕傳。
反過來,曹操倒還要張鬆看看他用兵的真手段。他吩咐楊修,次日帶張鬆到西校場參觀閱兵。這是曹操的反炫耀之舉。
張鬆聽楊修說曹操撕掉了書,心裏明白,更是和曹操較上了勁,要在閱兵時讓曹操見識一下自己的厲害。
次日,曹操點起雄兵五萬,布列於校場。隻見盔甲鮮明、衣袍燦爛、人馬騰空、戈戟參地,好不雄壯威武。
曹操冷眼旁觀張鬆,張鬆斜眼瞥視閱兵。這兩個傲慢之人,都想要折服對方,沒想到卻愈加針鋒相對起來。
曹操將張鬆叫到跟前,大剌剌地說:“你們川中可見過如此雄壯之兵?”
張鬆針鋒相對:“我蜀中隻有以仁義定天下之人,不曾見過這等兵馬。”
曹操臉色一變,張鬆毫不自知。楊修素來了解曹操,頻頻目視張鬆,唯恐他再次以言語衝撞曹操,惹下大禍。
曹操又說:“吾視天下鼠輩猶草芥耳,大軍到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取。順吾者生,逆吾者死。非但能令人榮達,也能使人滅族,汝知之乎?”
曹操並不善於掩飾內心的情緒波動,他這麼說,說明已經動氣了。如果張鬆再不知好歹,曹丞相就要發威了。
張鬆卻又對準曹操的軟肋下手,說:“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鬆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
曹操大怒,喝道:“豎儒,怎麼敢揭我短處!”喝令左右令將張鬆推出斬首。
楊修急忙相勸,再加上旁邊荀彧幫忙,曹操這才勉強收回成命,喝令將張鬆亂棒打出。
張鬆本來想送給曹操一份大禮,沒想到曹操竟然回贈給他一頓亂棒。
張鬆心灰意冷已極,一路上鬱鬱寡歡。這個機會被一直關注此事的諸葛亮利用,張鬆終於把圖獻給了曹操的死對頭劉備。
曹操因為他的傲慢喪失了一個大好良機,白白地把西川送給了劉備。
心理感悟:靠貶低別人挽不回自己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