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氣韻(2 / 2)

夢境裏,安嶺不但多次遊玩過草堂,還在草堂參與過多次詩會。當然安嶺這個參與,隻是作為觀眾被朋友邀約而來。他不是主角,也沒上過台子去朗誦什麼詩作。

這個時候的草堂,基本上算是接近郊區了。但這個時候的草堂,也更為本真。草堂內,沒啥商業氣息,附近也沒高大建築,顯得很是質樸。

上車的時候,安嶺主動把舍友的票給買了,每人1毛2分,算是坐得很遠了,這個時候的龍南公交,從始發站坐到終點站,才1毛6分錢。最典型的是乘坐16路,給1毛6,就可從火車北站坐到火車南站,百分百穿城而過。

“謝謝老六啊……”眾人看到安嶺一個人掏錢,嘴上也表示著感謝,但卻沒人搶著來付。實際上就是有人搶著付,安嶺也不會同意。七個人的單邊車票,就要8毛4分,等會兒回去,還要這麼多;而進草堂還有門票,換任何人都付不起的。安嶺相信,哪怕身上錢最多的家夥,也不會超過5元錢。

窮啊,真窮啊!想想這個時代的華國人的窮,安嶺不由歎了口氣。

這個時代,草堂的門票真不算貴,2毛錢,真心勞動人民的價格。不像後來,很多名人紀念館,門票動不動幾十上百,哪怕老百姓工資再漲,也漲不贏林林總總的的收費項目。

到了草堂,安嶺自然挺身而出,門票給買啦。

安嶺不是要當這個冤大頭,而是覺得能與夢境中的人在一起“同居”四年,也算是緣分中的緣分了。甚至有的夫妻還同居不到四年就分手了呢。

對於這些舍友而言,參觀草堂其實尚早,屬於“外行看熱鬧”,或最多佩服一下詩聖“很了不起”什麼的。

參觀草堂,其實是要有人生閱曆的,最好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那種,人生有過大起大落,有過風雲激蕩,有過失落與不甘等,那時或許可以讀懂詩聖的情懷。

草堂最多的,是詩、書、畫。曆代人物留下的東西,彌足珍貴。古詩且不說了,哪怕安嶺是一個“雜家”也最多能讀而已,但書法與繪畫,卻是古今相通的。

看著那些名人的字畫,安嶺突然有所感悟。這個感悟,是夢境裏的自己所沒有的。這個感悟不是別的,而是書法字裏行間的一種“氣韻”,現在,他竟然可以感悟到這種“氣韻”,而且還非常明顯。

難道,自己有了書法天賦?安嶺不由想起夢境中的自己,書法是寫過,但隻能說一般般,在一個山區小縣,做了個書法協會秘書長,其字大約能排到前三吧。

不過,青山真的是個小地方,放到唐州,安嶺隻是個會員了,再放到龍南或天西,安嶺連會員資格都不夠。當然,說不夠有謙虛之嫌,但如果安嶺不去主動申請,書協領導也不會主動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