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建築隊掙錢的秘密(2 / 2)

安家人都是老實人家出生,這份恩情大了,等同於再造啊。所以,包括爺爺奶奶在內的安家人,都來給安嶺敬酒,說安嶺是安家的福星雲雲。

……

且不說安家過年,在華夏這個神奇的節日裏,關注安嶺的人也不少,其中就有青山縣委書記陳榮華。

因為安嶺的“夢境重生”,改變了陳榮華的人生。

陳榮華1980年春天開始實施“鳳棲三條”,不但在包產到戶一項,走在政策全國鋪開之前,其公社建築隊、多種經營公司,更是其當時農村經濟的亮點,讓當時鳳棲百姓享受到了好處,其事跡與經驗被《天西日報》與《華夏日報》多次報道。

除此之外,還有華夏農村經濟研究專家等在陳榮華父親陳懷安牛棚難友黃玉的帶領下,多次下鳳棲調研。

在這種造勢之下,陳榮華於當年秋天就兼任了鳳棲公社上極望坡區區委書記,在八一年底晉升為青山縣委副書記同樣兼任著鳳棲公社黨委書記,而這時陳榮華兼任鳳棲公社黨委書記是他自己提出來的,理由很牛13,“那是全國優秀大學生安嶺的家鄉”。

陳榮華在經營鳳棲的策略中,基本上按照安嶺的建言進行,而正是在這一種機製之下,陳榮華發現了鳳棲鄉臥虎藏龍似的人才結構。湧現出了包括楊海在內的多個經營人才。

現在,鳳棲的建築公司,常年固定人員已經達到600餘人,經常性進入建築公司掙錢的農民達2300餘人。

這個數字,其實已經超過了鳳棲能夠提供的男性青壯年數字,因為內有500人左右是女生,她們多參與建築工地上一些相對輕鬆一點的活兒。

在這裏,不得不解釋一下“同工同酬”的現象。在行政事業單位,男女工資向來一樣,表現為“同工同酬”,這貌似不錯。但在農業勞動裏,生產隊從來就沒有過“同工同酬”,體力勞動,男性天然更有優勢;建築公司,同樣不可能“同工同酬”,在建築公司裏,男性一般做著更重的活兒。這個“重”,既是指“沉重”,也是指“重要”。

在後世的行業分布裏,亦可以看出這種差異性。師範院校,女生占70%以上;基層公務員,女生占70%以上;小學教師,女性占90%以上。而在真正需要競爭力、開拓性的領域裏,女性從業人數明顯更少。

但是,在鳳棲建築隊裏,哪怕女人隻能拿到男人70%左右的工資,但她們也十分積極踴躍,並且樂此不彼。

其實仔細研究建築公司的工資結構,就會發現所謂“同工同酬”壓根就是個笑話,譬如大家都是磚(瓦)工,但有人技術更好,眼水更好,在砌磚時負責“掌脈”,是為師傅,其工資更高,至於普通磚工,收入隻能降低了。

唯有如此,建築隊才會留住人才,正常運轉,完成施工任務,實現企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