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
一次爬山一古今,
滌蕩世俗自革新。
山上處處得教益。
憑山望,
自然教化勝化人!
炎姝女看著這個雕梁畫棟的“三兄弟讀書洞”,突然疑問多多。就幹脆直接請教起了岩石花。
“您真的是快節奏啊,做什麼都講究速度,但是,我有許多疑問想請教您,為什麼您對於這裏的故事了如指掌?這是其一,其二,就是為什麼同樣是烏紗帽山而下麵的那個洞為什麼破敗荒涼,猛獸出沒毒蛇橫行,而這個三兄弟讀書洞竟然如此精雕細刻雕梁畫棟?有如此的天壤之別?其三,就是這個山洞並不通車,難道洞裏麵裝飾的東西都是人挑肩扛上來的嗎?”炎姝女跟在岩石花的身後接二連三地提出了許多問題。
“有問題問我就對了,因為我是這裏登山的常客。
一年四季我一有閑暇時間就來這裏走走,我爬這裏的山如踏平地,輕鬆自如。
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這座山嗎?並不是登此山沒有高昂的入門費,而是這裏的自然環境,曆史傳說,真實人物,都讓我每每爬一次山就感受到不同的人文情懷,滌蕩我長時間被世俗侵蝕的俗氣。
比如說,全國的甚至世界級的名山大川我也去得多了,唯獨這座有著靈氣的山道自然鋪就的這麼給人以人文關懷,山道一步一關切,十步一回還,盤旋舒緩,寬闊無坡,幾近走平川,這對於像我這種沒有腿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上天的無上恩賜,我爬這山就如同走平道一樣輕而易舉。
還有這山上一年四季都有野果飄香繁木扶疏,春季萬物複蘇,泉水淙淙,百花盛開,人們喝著用各色野花炮製的飲品奔走烏紗帽山,采摘花惠,品嚐花飲,把冬季儲存了一冬的熱情都不遺餘力地釋放出來,那種新生和活力是其他地方的人所不曾感受得到的。
夏季就更不用說了,山的東麵山坡上是滿山遍野的紅櫻桃和紫桑葚,每當成熟期,免費的天然采摘園讓您邊采摘野果邊釋放樂趣,飽嚐口福和遊玩巧妙地嫁接在一起,彼此融合,沒有單純的為了果脯而勞累之嫌,也沒有目的性太強的遊玩而有一種玩後疲勞得出的玩物喪誌的悔意。
秋天就更不用說了,南麵山坡上的紅蘋果,晚熟的秋杏,西麵山破上的紅棗和白梨,都是人們的最愛,那時候來登山的人們就真的以采摘果子作為主要的目的了。
冬季北麵山坡上那些無人問津的山核桃就是來和北風和雪約會時最好的禮物了。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全部解答全您的問題,我接著說啊,說來也奇怪,底下那個洞無論春夏秋冬哪個季節都會濕氣重重,蟲蛇出沒,唯獨這個三兄弟讀書洞,南北通透,冬暖夏涼,所以烏紗帽山底下的董家大財主大善人他便花費巨資打造此洞並廣修山道弄成今天寬闊舒緩的幾近平地一樣的山路來,以備夏季難耐的伏天來臨之際送三兄弟避暑消涼,聽說當年董家大財主大善人以雙倍的價格付於工人師傅花費了兩年時間才裝飾好山洞的壁畫和山路,據說在外地做官的董家後人解放後把壁畫修增完繕,例如,國父孫中山的畫像,還有領袖毛澤東的巨幅畫像也是後加上去了,才使洞裏有了一個完整的曆史時間感,這樣才福澤綿延了後代。”岩石花一口氣興致上來講了這麼多。
“這真是得益良多,收益非淺啊。”炎姝女說。
“我從”積善樹“學到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我從”狀元窠“學會如何戰勝困難,避免被現在社會的文明和科學所吞噬,我從”三兄弟讀書洞“中學到了一部中國人文史,我從登山中學會了平等的人格價值觀。每當我倦怠了就來這裏登山,等能量滿滿我在下山。”岩石花接著說。
炎姝女聽到這,終於懂得了她所做的一切。
原來登山的妙用這麼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許就是古人講的深意吧。可能還有更深的用意吧。炎姝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