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李誌軍,將事先已經準備好的各旅、團主官名單、兵力構成以及裝備等資料稍加修改後遞給了王振華。
主官名單如下:
突擊師(約38000人)
師長:王振華(中將)
參謀長:李誌軍(少將)
副師長:陸秀峰(少將)
第1旅(約9000人)
旅長:劉少軍(少將)
參謀長:黃寶成(上校)
第2旅(約9000人)
旅長:孫大鵬(少將)
參謀長:廖耀庭(上校)
第3旅(約9000人)
旅長:李玉龍(少將)
參謀長:王清(上校)
警衛團(約3000人)
團長:花翰林(上校)
副團長:唐大山(少校)
炮兵團(約3000人)手打
團長:牛大根(上校)
哥團長:張國維(少校)
插重團(約3000人)
團長:孟伯昭(上校)
副團長:張忠義(上校)
騎兵再(約1000人騎)
團長:劉奉生(土校)
副冉長:宋又廷(少校)
特務團(約1000人)
團長:劉鐵柱(上校)
副團長:陳青雲(中校)
兵力構成及裝備:
每個步兵旅轄三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因約3000人;
每個步兵團轄有四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約500人);一個火力支援營,約400人(轄有四個重機槍排及兩個擲彈筒連,配韶挺九二式重機槍以及16具擲彈筒);一個警衛連,約300人;一個騎兵連,約150人騎;一個衛生隊,約150人。
警衛團其實就是個步兵團,編製及裝備與步兵團完全相同。
炮兵團下轄兵炮營(12門九二式步兵炮);迫擊炮營(24門八零迫擊炮);戰防炮連(4門37mm戰防炮);野炮連(6門七五野炮)。
插重團下轄三個插重營及卡車營(20輛卡車)。
騎兵團下轄三個騎兵營(每營240騎);一個步兵營(320人)。
特務團下轄特戰大隊、偵察營、通訊營、情報處、宣傳隊及野戰醫院,除非出現不可預測的意外情況,否則特務團是必定跟隨師部一起行動的。
王振華很快就看完了資料,道:“那就這樣上報軍委會吧。”
李誌軍轉身欲走時,王振華忽然又把他叫住了,問道:“參謀長,我們突擊師的兵員構成情況,你有沒有統計過?”
“這個我隻是大概統計了下。”李誌軍道,“我師現在兵員約38000人,其中突擊旅出身的老兵約6000人,華北戰場上打散的中央軍、晉佞軍、山東軍及29軍潰兵約17000人,剩下15000人中,土匪、會道門武裝還有各大家族武裝各占三分之一。”
王振華又道:“部隊進城之後,有沒有出現燒殺擄掠的行為?”
“有有有。”李誌軍忙道,“有兩個以土匪編成的連隊洗劫了鄭州市的兩家錢莊,還有一個以會道門武裝編成的連隊搶了周邊縣城的一家珠寶行,不過,鄭州市的這兩家錢莊還有周邊縣城的那家珠寶行的老板都已經投靠了日本人...”
王振華猛然舉手道:“既便是漢奸資產,那也輪不到他們縱兵搶掠!”
說此一頓,王振華又道:“這事必須嚴懲,縱兵搶掠的那三個連長必須槍斃。”
經過清河戰役以及石正戰役,現在的突擊師已經初步成軍,部隊無論是士氣、鬥誌還是凝聚力都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
尤其是華北戰場上打散的中央軍、晉綏軍、山東軍及29軍潰兵,這些潰兵大多都是老兵,此前因為連吃敗仗所以有些軍心渙散,士氣也很低落,但加入突擊旅之後卻連著打了兩個大勝仗,甚至還光複了鄭州和鄭州,部隊的士氣頓時就恢複了!
不過,那些會道門武裝還有土匪武裝的軍紀卻沒有明顯的改善。
現在,是時候給這群散兵遊勇嚴明紀律了,要想把突擊師打造成老突擊團那樣拖不垮、打不垮的鐵軍,嚴明的紀律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