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吳起兵書(1 / 2)

第五十章吳起兵書

楚立國於商代。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後,始封楚國熊羋為諸侯。

七百年來曆代楚王皆勵精圖治,把楚地從一個蕞爾小國發展成為疆域五千裏,帶甲百萬,戰車萬乘之強國。

如今的楚國盡得東海之濱的吳、越之地,西部邊界臨近巴蜀與秦國接壤。並且雄霸江南,融合蠻夷諸部,因而民風彪悍。男丁皆善於騎射,好勇鬥狠。女子多能歌善舞,又溫婉賢淑。

但是一個國家承平日久,國民必然滿足於安逸的生活而失去進取心。漸漸地舉國上下就會彌漫著一種懈怠的氣氛。懈怠的氣氛持久不散就會造成士大夫們隻想著追求奢靡浮誇的生活,從而忘記了履行自己的職責。長此以往必然官員怠政,腐敗叢生,最終苛政酷吏就會降臨到百姓的頭上。當百姓苦不堪言之時,君王若賢明,立即整頓吏治尚可力挽狂瀾,拯救國家於為難之中。若此時君王昏庸無道,而至民不聊生。饑民越聚越多必然會引發暴動,國家內亂不止就會傷及國之根本而為外敵所趁,縱觀曆史亡國之禍大都是這麼發生的。

三十年前楚國就是處在這樣一種內憂外患的情形之中。當時的楚王毅然決然的啟用吳起實施變法,整頓吏治,改善民生。吳起臨危受命之後,他對內安撫很快就肅清了匪患,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對外他整軍備戰,履克來犯之敵。先是擊敗了西麵的秦國,遏製了秦國占領巴蜀之後向東南擴張的勢頭。而後又打敗了北麵不可一世的齊國,並且和齊國結盟終止了多年的北部邊界紛爭。

此後楚國浴火重生複興起來,它向東征伐越國,盡得吳越之地。向南對蠻夷連續征討,不斷的開疆拓土。

可以說楚國得以有今日的成就,皆是拜吳起變法所賜。

然而吳起因為堅定不移的推行新法,從而得罪了一大批舊貴族勢力。保守的舊貴族們不為自己的國家日益繁榮富強而欣喜,卻斤斤計較於他們所失去的一些原本就不該屬於他們的特權。

當楚王駕崩之後,一場針對吳起的政變終於爆發了!

舊貴族們的勢力盤根錯節,掌控著王城的禁衛軍。他們趁夜包圍了吳起的府邸,要殺死他。

吳起被忠心的仆人救出,逃到了熙雯公主的府上躲避。但很快就被叛賊發現。叛軍們立即就朝公主府而來。吳起知道以後,就將自己傾盡畢生心血所著的一部治國方略交給了熙雯公主之後就離開了公主府。麵對滿城追兵他無處可逃之際,就絕望的跑到先王的靈堂前,撫屍痛哭,訴說自己一生的功過。

但是叛軍們不為所動,毫無顧忌的用亂箭射殺了他,連楚國先王的屍體上都插滿了羽箭。

可憐為了楚國鞠躬盡瘁的一代君臣竟落得如此下場!

叛軍們不想讓後世百姓記住吳起的功績,就千方百計的毀滅關於吳起的所有記錄,並且散布謠言汙蔑吳起的人格!

當熙雯公主手中持有《吳起兵書》的消息走漏之後,叛軍們包圍了公主府,讓她交出兵書。

熙雯不忍心《吳起兵書》被毀,就帶著二十幾個侍女連夜,從密道出城。並且一路披星戴月,風雨兼程,曆經艱辛逃到了東海之濱。準備乘船出海,到齊國去尋找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