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陶鑄“喬遷”中南海!兩軍對壘懷仁堂(20)(2 / 3)

年事高邁的朱德總司令,迎著刺骨的寒風,拄著拐杖,沿著中南海的樹林小道,不動聲色地在一排排的大字報中巡視。他麵對向黨政軍領導幹部射來的種種謊言,感到無限憤慨。他一言不發,昂首軒然冷笑著。戰火中寫的“神州尚有英雄在,堪笑法西意氣浮”的詩篇,重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革命的軍事家賀龍同誌,早在1966年8月間,就遭到林彪一夥的攻擊。他們炮製了一個所謂“八二五”反革命事件,要追後台,把矛頭指向賀龍同誌,誣蔑賀龍同誌是“黑線人物”,“要篡黨奪權”。江青還竄到清華,在群眾會上煽動說:“賀龍有問題,你們要造他的反!”“要把賀龍端出來!”接著,賀龍同誌全家被抄,兒女流落離散。

1月4日,政治局常委陶鑄同誌,也被林彪、陳伯達、江青突然襲擊,點名打倒了。他們誣陷陶鑄同誌到中央來,“是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忠實執行者”,“新的代表人物”。胡說什麼陶鑄同誌“是中國最大的保皇派”,霎時間“打倒陶鑄”“揪出陶鑄”的大標語,貼滿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這是怎麼回事?譚震林、李先念、陳毅等同誌對這種突然發難,感到很不理解,就去問政治局常委李富春同誌,富春同誌說:

“不知道,沒有討論。”

1月7日至9日,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煽動一些壞人操縱的群眾組織,多次企圖圍攻中南海,要揪鬥劉少奇、鄧小平、李富春、陳毅、李先念、譚震林等同誌。北京的大街上,連續出現了要打倒周恩來同誌的大標語,流傳著林彪辱罵朱德等同誌的傳單。

中南海!清靜、美麗、湖水如畫的中南海,作為全國神經中樞的所在地,此時此刻,也突然大鬧起來了。

在紅色高牆的外麵,在新華門前,五星紅旗在刺骨的寒風裏,在風沙迷漫的天空飄蕩著。東西長安街上,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流裏,打著各色的標語、旗幟,像激流中的旋渦一樣回旋著。起伏的口號聲,架在汽車上的高音喇叭的尖叫聲,形成一個巨大的震耳欲聾的轟響,籠罩在中南海的周圍。

在這同時,林彪、陳伯達、“四人幫”一夥又在上海刮起了反革命的一月黑色風暴。祖國的天空,烏雲滾滾,祖國的大地,傷痕斑斑。我們黨領導創建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真正麵臨著被一小撮陰謀家顛覆的嚴重危險。

狂瀾中的砥柱

在林彪、“四人幫”一夥刮起的反革命的狂風惡浪中,周恩來同誌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像中流砥柱,巍然矗立在激流狂瀾中。他們和全國人民一起,拯救著黨和國家的災難,挺身保衛著黨,保衛著革命的英華。

一天下午,周總理在中南海的紫光閣召開會議,討論當前國家生活中一些緊迫問題。李富春、陳毅、譚震林、李先念等幾位副總理都到了,可是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卻被揪走了。

總理和副總理們焦急地等待著。這些為建立新中國而並肩戰鬥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談到被揪鬥的許多同誌,談到被破壞的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談到好端端的國家,亂成這樣子,怎麼會不痛心呢?想到黨和國家的命運,想到億萬人民的生計,周總理情不自禁地流淚了,幾位副總理也流淚了。

“他們要把我們的國家,引到哪裏去?”

“無產階級的天下,難道就這樣斷送在他們手裏嗎?”

黃昏時分,譚震林、陳毅、李先念同誌來到李富春同誌的住處。他們麵對眼前的混亂情況,議論說,這些家夥把老幹部打倒,把幾個副總理和老帥打倒,下一步就要打倒周總理。把毛主席架空,國家就要大亂。半個世紀千百萬人民大眾用無數先烈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無產階級天下大亂了。

幾個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相對而坐地談論著。

陳毅同誌一針見血地指出:

“他們不光是反對幾個副總理和幾位老帥,還要反對周總理,這一定是反革命要搞垮我們的黨。他們這樣搞,決沒有好下場!”

事實不正是這樣嗎?

在亂雲翻滾的日子,在一次中央會議上,叛徒江青狂妄放肆地叫囂:“毛主席,不讓群眾起來,我要造你的反!”這件事,引起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極大憤慨。譚震林同誌當場痛斥江青:

“毛主席是全黨的主席,全國人民的主席,今天是中央會議的主席,在這裏,你有什麼權利胡鬧呢?你是什麼東西?豈有此理!”

會後,他還正式寫信給黨中央,揭發江青的醜惡表演。在信中,譚震林同誌第一次給江青畫像,稱她是:“今日中國的武則天!”希望中央對這一夥野心家、陰謀家提高警惕。

這一鋒利的投槍,擊中了林彪一夥的要害。江青暴跳如雷,對譚震林等同誌恨不得一口吞之而後快。

“奪權”黑風吹遍國務院各口。譚震林同誌支持農口革命群眾揭發陳伯達的叛徒問題,陳伯達就煽動一部分學生,提出“打倒譚震林,解放全農口”的口號。農口實現了大聯合之後,陳伯達又在1967年1月17日,公開誣蔑譚震林同誌在農口搞的“是一個典型的假奪權”。

鬥爭出現了極其複雜的局麵。在這種情況下,譚震林同誌調查研究了農口各部局的奪權情況,於1967年1月28日寫信給毛主席,報告農口的運動情況。譚震林同誌還在第二封給毛主席的信裏,建議說,對幹部的官僚主義,讓群眾燒一燒是必要的。但到適當時候就該退火了,隻有這樣,才能對幹部達到既教育又保護的目的。

毛主席看了譚震林同誌的報告,很快就在1月30日對報告寫了約100字的批語。毛主席在批語中,估計了運動的發展形勢,指出當時黨政機關、工廠、農村、學校、商業等單位內部都混入了少數壞人,這些人在運動中自己跳出來是好事,基本上把問題暴露出來了,應由革命群眾認真查明,然後分別輕重,酌情處理。

根據毛主席的這個指示,周總理向幾位副總理傳達了毛主席的“批語”。“批語”實質上就是部署要很快結束“文革”,宣布“文革”將在幾個月內結束。3月7日,毛主席還批示了天津延安中學實現全校大聯合的經驗,也是為著促進結束“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