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課 你有選擇困難症嗎(2 / 2)

如果你谘詢了幾個人,他們的說法各不相同,怎麼辦?你可以把甲的觀點說給乙聽,詢問乙對這個觀點的看法。再把乙的觀點說給甲聽,看看甲怎麼說。你聽得越多,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越深,自然就能分辨誰的解決方案更適合你。

另外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拖延。要事先為自己設定好最終決策時間,此前應盡可能迅速完成你的全部谘詢工作。時間一到,不管你是不是還有想谘詢的人,或者對方還沒有給你答複,應該立刻叫停,根據對現有信息的綜合判斷,迅速做出決策。

第三個藥方是 “開會”。以開會的方式做決策,其實就是所謂的民主集中製,比較適合公司內部和業務以及項目有關的選擇。

以開會協助決策,有兩種方式,一種類似於 “詢問別人”,就是讓大家暢所欲言發表看法,你消化吸收大家的意見,最後做出你的決定。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在會議上當場做出決定,也可以會後再做出決定,這取決於你選擇困難症的嚴重程度,如果很嚴重,建議你當場決策,因為隻要一拖延,你又無法決策了;如果不嚴重,可以第二天再決定,給自己一晚上的思考時間。

用開會的方式協助決策,與會人選很重要,一定要選擇那些和這個問題相關的,有一定能力的,對你下結論有參考意義的人。貴精而不貴多。其次要做好準備工作,發送會議通知的時候,一定要講清楚會議的主旨,讓所有人了解今天的會議要討論什麼,以保證大家意見的精準。

以開會協助決策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投票,很多選擇困難症患者,很喜歡把投票作為靈丹妙藥。的確,投票對於那些麵向全體人群的選擇,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代表性的,例如你生產一款民用電子產品,它的外觀設計、包裝設計以及易用性設計等,都是麵向所有潛在用戶的,而你的公司成員也是潛在用戶的組成部分。他們的投票,必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是這種情況,參與投票的人越多越好,可以請公司裏符合潛在用戶特征的人員全部參與。

而有關公司更重大、更複雜的決策,則不適合投票的方式,例如你還是那家生產電子產品公司的CEO,下一款產品是選擇家用攝像頭,還是電子掃地機?這樣的決策就不適合投票。因為產品方向不僅和公司團隊實力、技術水平相聯係,更與整個產業環境、未來趨勢、競爭對手以及銷售渠道等無不相關,公司裏的普通員工不可能全麵掌握所有的信息,也不可能有那樣的決策高度,這種大事,還要靠你自己拿主意。

作為創業者和會議組織者,不應該承諾把投票的結果作為唯一的最終結果。投票隻是你的一種輔助選擇手段,幫你篩選掉那些不靠譜的選項,所以,你應該將其中幾個票數最高的選擇項,作為要考慮的選項,再根據其他信息,自己做出最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