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到建國100周年時,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將會勝利地得到基本實現。到那時,無數誌士仁人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的理想將變成現實,中國人民將過上中等發達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華民族將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祖國的未來是無限美好的,青年的未來也是無限美好的。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寄托於青年。希望廣大青年和全國人民一道,在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指引下,同心同德,勇於開拓,向著新世紀前進,向著現代化的光輝目標前進,向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前進!
[文獻2]
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胡錦濤
(2005年1月17日)
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治國理政的旗幟,是一個民族奮力前行的向導,也是有誌青年奮發向上的動力。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緊緊抓住理想信念教育這個核心,通過持之以恒的教育,切實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大學生頭腦,使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真正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認真解答大學生關心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供正確理論指導和強大精神支柱。要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開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史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同時,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更使所有大學生都明白,黨和人民對當代大學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學生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需要大學生去奮鬥,青春隻有在為祖國和人民真誠奉獻才能更加絢麗多彩,人生隻有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才能閃閃發光。要教育廣大大學生樹立理想、堅定信念,自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的前途命運聯係起來,樹立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和遠大誌向;珍惜年華、刻苦學習、為人民服務的真才實學;深入群眾,投身實踐,切身感受時代脈搏,虛心向人民學習,克服自己的弱點和不足,更快更好地成長和成熟起來;磨煉意誌、砥礪品格,樹立用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時刻準備著擔當曆史重任,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中譜寫壯美的青春之歌。
[文獻3]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2004年3月10日)
胡錦濤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要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必須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總結了2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概括了戰勝非典疫情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全黨同誌都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戰略高度,從確保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完成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肩負的曆史任務。
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必須全麵準確地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麵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麵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麵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入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離開了發展這個主題就沒有意義了。發展首先要抓好經濟發展。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國際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和切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對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加快實現現代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隻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才能為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為全麵協調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隻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才能更好地解決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問題,勝利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因此,全黨全國都要增強促進發展的緊迫感,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充分調動和切實保護廣大幹部群眾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第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文化發展和人的全麵發展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沒有政治發展、文化發展和人的全麵發展的不斷推進,單純追求經濟發展,不僅經濟發展難以持續,而且最終經濟發展也難以搞上去。要堅持抓好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同時又要切實防止片麵性和單打一,全麵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防止出現因發展不平衡而製約發展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