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新民周刊》起了大作用。因為既然《新民周刊》已經把《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的主要照片發表了,這表明不再存在什麼“保密問題”!
第二天10月13日是星期一,出版社經過研究,終於作出了重要決定:《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一書馬上付印,先印兩千冊!
按照雙方簽訂的出版合同,《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首印是兩萬冊。盡管這次決定隻印兩千冊,在一紙公文尚未到達之前敢於付印,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兩千冊終究太少。到了傍晚,責任編輯藍敏玉來電告知,由於發行科提出意見,兩千冊太少,出版社領導決定印五千冊。
這時候,各媒體都在鋪天蓋地報道“神舟”5號載人飛船即將發射,航天熱席卷全國。
10月15日,“神舟”5號載人飛船發射。《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製作好菲林,準備開機印刷。
10月16日,中國首位宇航員楊利偉勝利歸來,全國一片歡呼。《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就在這天上機印刷。在上機印刷前夕,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終於又作出決定:印一萬一千冊!
從兩千冊到五千冊、一萬一千冊直到最後的兩萬冊,表明出版社領導在航天熱的推動下,一步步打消了顧慮。
10月17日中午,責任編輯藍敏玉非常高興地給我送來剛剛印出的《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一書。她告訴我,原本是要用眼下流行的淡黃色的紙印這本書,以給人一種“老照片”的感覺。上機一印,發覺印製效果不好,當即停了下來,改用白色的紙印,書印得很漂亮。
《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終於出版了!我在欣慰的同時,也感到遺憾,出版社已經“坐失”良機,失去了發行的“黃金周”!因為書雖然印出來,但發行到全國各地,起碼要半個月。
其實,誠如總裝備部政治部宣傳部那位中校所說:“像這樣的書,需要報審嗎?”
東方衛視、《新民周刊》是中國重要媒體。在他們的“老總”看來,這些老照片根本不存在保密問題,用不著報審,憑借著新聞媒體敏感的目光,以最快的速度推出,獲得了極佳的效果。
也就在那些日子裏,中央電視台推出了長篇紀實節目《憾天記》以及諸多對於航天員航天基地、航天專家的專訪節目,把“神舟”號係列飛船的製造、結構、設備,拍得那麼詳細,講得那麼具體。跟這些節目相比,《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像這樣的書,需要報審嗎?”
然而,就是這樣一本不需要報審的書,我卻不得不為報審花費了莫大的精力,出版社也為此喪失了出版、發行的最佳時機!
不過,《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畢竟還是在10月17日印出。當楊利偉來到上海的時候,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抓住這一時機,在展出“神舟”5號飛船的展覽館門口設攤,一下子銷售了好多本。
也就在《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出版的那天,香港明報出版社打來電話,希望出版這本書的香港版。
香港明報出版社以高效率運作,隻用了五天時間就印出了香港版,趕上了楊利偉訪問香港這一銷售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