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木深寺(1 / 2)

裕嬪看看身旁的那張紙,是她委托貼身宮女翠兒在宮外覓得的懷孕偏方。怎麼會惠妃的手裏,不管怎麼樣先保住自己在說。裕嬪嚇得一頭冷汗。故裝作鎮定,說到。

“皇上,這是一張有助懷孕的偏方,臣妾是想為再為皇上添一位阿哥啊!”

“阿哥,惠妃找太醫看了,這是閨房之樂的偏方。朕看你是爭寵爭瘋了。是不是想嚐嚐冷宮的滋味啊!”皇上憤怒的看著裕嬪。惠妃在一旁婉婉道來

“妹妹啊!近期後宮不寧,看來是你們這些人興風作浪。”

“皇上,聽臣妾解釋,聽臣妾……”

裕嬪暈倒了,“快傳太醫。快傳太醫。”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裕嬪娘娘有了兩個月身孕了。”

皇上喜上眉梢,惠妃一個趔趄,沒有站穩。“還是讓她得逞了。”

陽春三月,“卻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京畿郊外一片大。楊柳嫩芽,玲瓏和小玉又一次外出。這次是上山拜佛,據說香山上有個淩波廟,鑲嵌在半山腰,遠遠望去像是懸掛在空中一般。因此取名“淩波廟”。山路崎嶇難走,玲瓏累的直不起腰。如果不是額娘讓她前來,她才不會來呢。

日暮黃昏,她們終於到了,不愧是皇家寺廟,盡管是在半懸的山澗之中,依舊是器宇軒昂,正紅色的磚瓦象征著威嚴。玲瓏和小玉走進去。進門的一株大鬆樹甚是粗壯,像是守衛的侍衛一樣。她們走進去,玲瓏雙腿下跪,雙手合十“佛祖保佑,我烏拉那拉一族榮久不衰。阿瑪和額娘身體康健,長命百歲。”玲瓏從不在佛祖麵前撒謊,因此她也不敢向佛祖提及她和蔣涵的事情。總感覺事情不會那麼順利。聽天由命吧!玲瓏是個聽從父母的孩子。福晉並不是玲瓏的親生母親,當年,阿瑪還是貝勒的時候,先帝讓他去江南采辦,年輕氣盛,遊曆西湖的時候遇到陳家的二小姐,名陳雨晴。兩人一見鍾情,唱詩相和。雨晴是小家碧玉,有著江南女子的靈氣。雨晴自幼熟讀唐詩宋詞。看到年輕的瑞王爺,不禁芳心暗許。兩人一同賞詩作畫。瑞王爺做了一副“雨後西湖圖”。並賦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沒過幾日,兩人私定終身。一月過去,瑞王爺回京複命,才和陳雨晴依依作別。誰知陳雨晴居然未婚有孕,陳老爺感覺顏麵掃地,便讓二小姐回鄉下待產。小姐生下了一個女孩便走了。和小姐一起的丫鬟連夜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去了京城。而此時的瑞王爺看到孩子才想到了事別一年的往事。雨晴臨終時說到孩子叫“玲瓏”。還有一首詞才寫了一半,“花深深,柳蔭蔭。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瑞王爺含淚不了下闋“怨鳴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瑞王爺的福晉深明大義,主動領養起了玲瓏,雖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

玲瓏知道這些還是聽馮媽說的。因為馮媽是當年母親的丫鬟。寺中的莫愁師太說“天色已晚,下山多有不便,請施主到後麵禪房中休息吧。等到次日清晨再下山。玲瓏答應了。

她從來沒有在寺廟裏住過,第一次感覺新奇,晚上的寺廟格外的冷清,古木陰中。想到了”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座寺廟的禪房幹淨而且有一股檀香的氣味。莫愁師太走了之後,玲瓏和小玉放鬆了,隱隱約約的聽到哀怨的哭聲,她們感覺不對勁,想出去探尋一下。夜深人靜,東廂房和西廂房都滅了燈。隻有最高的一處還在點著微微的蠟燭,隻是不知道怎麼才能到達。哭聲就是從這裏傳過來的。

她們走到了一個上鎖的鐵門旁邊,根據小閣樓的位置應該是從這裏通過。

玲瓏放下大小姐的身段,和小玉一起爬牆過去,裏麵布滿塵埃,隻有一條小道通向裏麵,陰森古樹,一口涼氣。到底是誰住在這裏啊?還弄得這麼神秘。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她們走進了小閣樓。哭聲越來越近。

玲瓏前去敲門,是一位女子開的門。刹那間,玲瓏愣了,這不是瑾姐姐嗎?一肚子的疑問湧上心頭。瑾姐姐不是遠嫁了嗎?怎麼會被關在古寺廟裏呢?

瑾瑜看到玲瓏,撲到她懷裏哭的更厲害了。玲瓏莫明的也哭起來,但更多的是鎮定。瑾瑜是側福晉蕭姨娘生的。也是我們瑞王府的大格格。瑾瑜一身道袍。坐在那裏,仔細給玲瓏講起了她的故事。

那還是三年前,蒙古進犯,我們朝廷吃了敗仗。無奈隻能選擇和親。宮裏的娘娘們都不願意讓小公主去和親,這種老死不相往來的事情便落到了阿瑪的身上。阿瑪拿著聖旨回府中,福晉看看就哭著說”玲瓏還這麼小,不能讓她去啊!要不然我們對不起雨晴的在天之靈啊!“

”那我們還能讓誰去啊?瑾瑜已經和李府定親了。我們府還有格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