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頓一直對能夠娶到這樣一位賢淑的女人做妻子感到由衷欣慰,一個廚娘出身的女人,竟然擁有這般菩薩心腸和難能可貴的境界,這簡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妻子去世那年,霍頓幾乎是含著熱淚收拾妻子的遺物的,在妻子的梳妝盒裏,霍頓發現了一本泛黃的日記,這本日記將近四十年的曆史了,霍頓一頁一頁地讀下去,目光逐漸在一篇名叫《懺悔》的文字上停了下來:
原本,我隻不過是他們事先擺好的一枚棋子!為了甩開我,他們竟用槍頂住了我的腦袋,那一刻,我已抱定了一顆赴死的心,可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是霍頓救了我,當他從槍口下救下我的那刹那,我心都悔透了,一個可以托付一輩子的人,而我,卻在他的碗裏下了迷藥……那天,霍頓親手為這個陪伴了自己大半輩子的女人書寫了這樣一段墓誌銘:“一個迷藥一般迷人的女人,曾經兩度迷倒過我,然後,她永遠地醒了!”
鵝毛筆與大拇指
文/大 衛
我固執地相信,最初的情書是由一個詩人來寫的。用的是一支鵝毛筆,他並沒有蘸著比相思還要藍的墨水,也並不是寫在灑滿香水的信箋上,我相信他一開頭並沒有說“親愛的”,也沒有說“阿姨拉我油”。他的開頭應該是這樣的:
“……風從遠處吹來,一個人走在河邊,河水打濕了我的褲腳,月光的小蹄子踩著了樹葉,有一片,啊,不,兩片樹葉,被踩了下來。你不來,今晚的月兒還亮給誰看……”我仿佛看到他在秋夜的露水裏,瑟瑟發抖的樣子,心上人還沒有來,他就把鵝毛筆,蘸在水裏,一遍又一遍地書寫,用的是河灘這片散發著泥土馨香的稿紙。
在李商隱的詩中,情書更是被形象化了,它不再是毛邊的道林紙,而是由道林紙羽化而成的一隻又一隻青鳥。但,時事變遷,現在,那些青鳥,像東北虎、大熊貓一樣,已變成瀕危動物了。到哪裏還能找到情書的影子?到哪裏還能找到寫情書的人?通過郵遞員,遞到我們手裏的,大多是電話繳費單、牡丹卡消費結算收據、世界名人錄入選及繳費細則、快速養豬術最新信息、交通違章罰款通知、三天增高五厘米……別說情書,就是現在大學生寫給父母的信,往往也隻有兩個字:寄錢;如果再多寫兩個字的話,就是:速速寄錢--你看我這是什麼時代的眼光,誰不知現在的大學生早就不寫信,一個電話,要多少錢,在三分鍾之內絕對搞定--包括撥號時間。
現在是e時代,據說,e時代的標誌之一,就是無紙辦公--當然也無紙辦私--給親愛的人寫信,鼠標一點,上網即可發電子郵件也。而親愛的,也可在第一時間,在另一台電腦屏幕前,收到這一顆怦怦亂跳的心也。從早晨到夜晚,兩顆心啊,越跳越近,不知東方之既白,不知上網費越來越貴--用完了月亮這枚銀幣,再用太陽這枚金幣。隻是,我不明白,整日泡在電腦上,發伊妹兒Q來Q去的,與其說這是兩個人在談情說愛,不如說是一台電腦與另一台電腦在竊竊私語。
懷念鵝毛筆寫情書的時代而不得,退而求其次,懷念鋼筆寫情書的時代。
我曾是情書的狂熱愛好者--不是收藏別人的情書,而是,自己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十多年前,我曾在一個冬日的下午,迎著刺骨的西北風,費力地蹬著自行車,到二十裏外的單位去取一隻從三千公裏外飛來的青鳥--盡管後來,我和伊分手了,盡管那些“青鳥”都變成了“鼻青臉腫的鳥”,被我在一個值夜班的時辰,付之一炬:沒有人看到我流淚的樣子,包括這些扇著翅膀的火鳳凰。
一個人最美好以及最痛苦的,可能就是等待一封從遠方來的情書了。你總是把它想象成一隻雨中的燕子,更浪漫的,是把它想象成一隻鶴。你相信,它從另一個人的心裏,能銜來幸福的枝條,你相信自己是一棵高大的喬木,能為愛,築一個溫馨的巢。你等啊等啊等啊,掐準了時間,算了又算,該來了,可是,預定的時間到了,那封信還沒有來。你開始坐立不安了,像一棵被風不停晃動的樹,你甚至感到臉上有什麼流了下來,你不敢摸,其實,你也不是不敢摸,你是怕那些淚水把你給泡軟了,軟成一堆焦灼……
我曾親眼目睹一個同事收到情書的樣子:他把信舉在手裏,半天不敢動,仿佛手一鬆那封信會振翅而飛似的。他的心情好不容易平靜下來,隻見他用薄薄的刀片,把信的封口,一點一點地挑開。甚至不敢抽取信瓤……終於,他抽出來,他一個人躲到門外去了,像一個貪婪的孩子,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他看信的時候,我知道,他是最最幸福的人。就是因為有了這漫長而又痛苦的等待,那幾張普通的信紙,讓愛情長出了綠葉。
寫在紙上的情書,讓愛,變得具體,白紙黑字,一如鋪在河床上的鵝卵石,過了多少歲月都不會被風蝕掉。現在,我們不寫情書了--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不在紙上寫情書了,是不是怕分手的那一天,給對方留下什麼口實,這些情書會不會成為感情的軟肋?相比較而言,發電子郵件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 瓶再也不必等待不說,還可以隨時格式化,一場感情的大雪不管下得多大,因為是下在互聯網上的,所以,也就大雪無痕了。忘記你,比忘記一個電子郵件的密碼更容易。不再愛你,也隻不過意味著,不再往你的信箱裏發郵件而已。
前兩天,又聽人說,現在連伊妹兒也懶得發了,新新人類的情書,更多的變成了手機短信。說愛你、說你是我的唯一、說心痛得不行、說傷悲得不能自已……一切都交給了大拇指。在任何一個空間與時間,都可以說愛,不用鵝毛筆,不用鋼筆,不用鼠標,隻用大拇指。我覺得好笑,但沒有笑出來,是的,這下子更方便了,哪怕分手了,也不會有什麼傷悲--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愛過,硬要說愛的話,隻能是我的大拇指,曾經,一不小心愛上了你的大拇指。
做辛十四娘一樣的妖
文/瀾 濤
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做妖,辛十四娘一樣的妖。
辛十四娘,生於《聊齋誌異·辛十四娘》,雖然身為狐妖,但心地善良,青睞嬌嬈紅衣的她和其他狐狸姐妹不同,從不以吸取凡人陽氣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法力,而是著意行善積德,助人為樂,立誌修道成仙。這天,辛十四娘的姊妹遇到名叫馮生的書生,便用美色誘惑對方,意圖吸取馮生的陽氣。但是,因馮生不為美色所動,辛十四娘的姊妹便施展妖媚之術困住馮生,就要攝取馮生精純陽氣之際被辛十四娘撞見,辛十四娘遂救下馮生,人、妖彼此萌生了愛慕之情。隨著交往的日漸深入,辛十四娘和馮生相愛了。為此,辛十四娘放棄了修煉成仙的百年夢想和努力,馮生則跨越了人和妖魅之間無異天塹的鴻溝。
這一次,蒲鬆齡的筆欣然接受了人、妖之愛,讓辛十四娘和馮生喜結為夫婦。
這該是怎樣的愛情呢?跨越殊途的人、妖兩界,兩情相悅,兩心相依,真摯得可以讓萬靈仰視,純美得可以讓萬物遜色。然而,這份愛情過於完美了,他們缺少災難的驗證,他們能夠穿越塵世的風雨抵達永遠嗎?
一直渴望積蓄更大力量的楚公子因貪念惑心,被豺狼妖附體。陰險凶惡的豺狼妖開始借助楚公子的肉身禍害百姓,無惡不作。一天,垂涎辛十四娘美色的豺狼妖設計將馮生送進牢獄。為救夫君,辛十四娘不惜冒死麵見皇帝,為夫洗刷冤屈。馮生被釋放後,豺狼妖並未停止自己的凶殘,他一邊禍害著百姓,一邊設 瓶計將辛十四娘的狐妖姐妹一一殺害。斬除辛十四娘的幫手後,豺狼妖將目標鎖定功力最高的辛十四娘。終於認清豺狼妖真實麵目的辛十四娘決定為狐妖姐妹雪恨,討回公道。爭鬥中,身負重傷的辛十四娘躲回家中休養,不肯善罷甘休的豺狼妖不失時機地散布謠言,謊稱當地常年幹旱都是狐妖辛十四娘之罪。被蠱惑的村民在豺狼妖的帶領下圍住馮生家,村民們要斬殺曾經給過他們無限恩惠的辛十四娘。辛十四娘百口難辯,她將求助的目光投向馮生:“夫君,你相信我嗎?”
麵對村民的聲討,麵對家人的質疑指責,曾經對辛十四娘信誓旦旦相信相依的馮生膽怯了,遲疑了。他知道,隻有他能救辛十四娘,同時,他也清楚,他若救了辛十四娘,自己和家人都將被冠以和妖魅同謀的罪名。
人性和妖性對峙,愛情和現實對峙,諾言和懦弱對峙……沒有刀光劍影,沒有電閃雷鳴,但卻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冷峭與森寒。最終,馮生眼睜睜地看著豺狼妖和村民將辛十四娘帶走,帶向死亡的斷頭台。
人辜負了妖。
故事在這裏悲切哽咽。即便是在當今的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可以為愛情不顧一切呢?又有多少人的愛情沒摻雜進利益和權衡呢?當愛情不再純淨,當愛情顧及起他人的目光,又有什麼能夠托舉人情人性的無私無瑕無畏?
風淒月寒,百花失香。
辛十四娘萬念俱灰,喃喃而語:“我錯了,我不該相信什麼人間情愛,放棄修道成仙的夢想,枉送性命;我錯了,我不該相信什麼海誓山盟,放棄悠閑自由的狐魅生活,迷戀人世熱鬧……”
真正的死亡不是肉體的消亡,而是信念的垮塌。死亡,成為辛十四娘最渴望的解脫。
燃燒的桃木紛紛投向辛十四娘,辛十四娘的生命即將化煙。豺狼妖得意地奸笑著,村民們則興奮地等待著。突然,一個身影跑來,衝破重重人牆,衝向火海,衝向火海之中的辛十四娘--馮生邊跑邊哭喊著:“十四娘,我錯了,我來救你……”
死裏逃生,重獲愛情的辛十四娘終於明白,她並沒有選擇錯,她所信賴並投身的人間情愛是名利和死亡都無法泯滅的。同時,她還明白了,事難十全,人難完美,村民們對她的反目,不是仇恨,而是對她妖魅之身不明不懂的懼怕。不計前嫌的辛十四娘決心替天行道,除掉豺狼妖,以求當地百姓能夠安泰。
但是,要想殺死豺狼妖隻有一個辦法,將辛十四娘百年的功力凝集一日,而這一日之後,辛十四娘將灰飛煙滅。這意味著,她將和自己摯愛的夫君生死相隔,意味著,這一日之後,她放棄一切夢想追求的人世情愛將幻滅成空。
是廝守一人,還是救眾生?
故事在這裏迸發無限光芒--
辛十四娘決定,訣別剛剛失而複得的愛人,以犧牲生命為代價去拯救曾給她累累傷害的眾生。
這是怎樣的俠情與重義?又是怎樣的包容和凜然?這樣的妖魅,萬物汗顏。
落花紛離去,離恨苦纏綿。
這一別,對於辛十四娘來說,灰飛煙滅的不僅是生命,更有依戀的紅塵,不舍的纏綿,向往的重生。但她卻毅然決然,與馮生喃喃作別:“夫君,我不枉此生。”馮生雖有千般不舍,萬種留戀,卻凝淚含笑相送:“你既然決定了,我支持你。”
所有的疼痛都開成了花。滴血豔麗。
終於,辛十四娘和豺狼妖同歸於盡,魂魄也隨之飛散而去。萬民泣淚。奇跡出現了,辛十四娘犧牲愛情和生命的舉動無意間敲開了仙界之門,她升空後成為仙子,降雨久旱的大地,立刻,水光瀲灩,芳草萋萋,三月煙花重現……蒲鬆齡的人鬼妖故事,無一不感人至深。然而,辛十四娘帶給我的感動並非她追求愛情的癡真,而是她包容恩怨與傷害的豁達,托舉大愛的大義。可是,包容對自己的傷害、背棄,需要有著怎樣的懂得,需要有著怎樣的信念呢?取舍落在哪裏,潛藏著理解愛和人生的境界。
海納百川,泥沙俱容,才有了讓江河望而興歎的跌宕氣勢,浩渺遼闊。
愛,不僅是欣賞所愛之美麗與明媚,更應該是包容其瑕疵、傷害,乃至背離,必要的時候,愛,更是犧牲自身,傾命相托,為所愛留下幸福和力量。
包容是為別人,更是為自己。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容乃大”……一個個古訓在詮釋 瓶著,包容不僅是胸襟和態度,還是一種智慧和謀略,更是一種信念和秉承。它不僅可以化解問題、衝突,還可以凝聚力量,彙集浩蕩,豐滿自身,讓生命更加舒展與湧動。
夕陽漸落,辛十四娘升空而去,我的心中卻萌生起一個強烈的欲念: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做妖,辛十四娘一樣的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