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別讓“手掌心煎魚”打倒你
文/納蘭澤芸
如果你滿懷豪情地對某人說,我要成為怎樣怎樣的一個人!而那人嗤之以鼻地回答你:嘁,你要是能做成,我用手掌心煎魚給你吃!
這時候你應該怎麼做?
——別讓他的“手掌心煎魚”打倒你!
相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說自己沒天份,不要說自己沒條件……
想想林肯吧。
他住在荒野中一所黑洞洞的小木屋裏,簡陋得連窗戶也沒有。
他的生活裏,沒有學校、教堂、鐵路,沒有報紙、書籍,更沒有錢。
他要在荒野中跋涉五十裏,才能借到幾本書,白天勞作,隻能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借著木柴的火光閱讀。
窘迫的家境讓他一生在學校裏隻接受了不滿一年的教育,不得不休學去掙錢養家……
如果這時候,林肯對別人說:我要成為美國總統!恐怕別人說的不僅是“手掌心煎魚”了,而會罵他“瘋子”!
然而,正是這種冷酷的環境,磨練出了一位世界偉人,造就了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也許你會說,林肯的確傑出,但是林肯啊離我太遙遠,對我來說太虛幻。
那麼,我就對你說一個我們身邊的青年吧。他是一個平凡的青年,平凡得走進人群你不會再看他第二眼。但他卻又“不平凡”——因為他是一個不肯被“手掌心煎魚”打倒的人。
他叫梅傲。1999到2004的五年間,他是一個整天一身煤灰,隻看到兩隻眼睛在轉動的鍋爐工。而2011年夏天,他卻以筆試麵試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成為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博士,並獲一等獎學金,全免3年學費。
6年不到時間,他完成了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博士四級跳,其間還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證券業從業資格考試。
不知那個當初對梅傲說“你要是能考上,我就用手掌心煎魚”的人如今做何感想?
當有人問起梅傲實現這個比“手掌心煎魚”更讓人熱血澎湃的夢想之秘訣時,梅傲堅定的眼神透露著剛毅的光,他說:自從到西南政法大學讀書的那一天,我就有了一個明晰的夢想,並開始堅持不懈地為實現夢想而努力,最終實現了這個夢想。這雖然談不上多大的成功,但這個經曆印證了夢想的力量。
不要為自己出身的卑微而抬不起頭,不要哀歎自己不如權勢之家的孩子那樣“沒有機會”。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一番,會發現,凡是做出一番大事業,能夠成就自己高遠夢想的人,往往是那些“沒有機會”的苦孩子。
隻有簡陋手劃船的富爾頓,卻製造了人類第一艘蒸汽車輪船克萊蒙脫號;隻有舊藥瓶與錫鍋子的法拉第,卻發明了人類第一台電動機;年僅11歲就在碼頭當裝卸苦工的高爾基,卻成了舉世矚目的文學家……
而我們身邊這位“平凡”的青年梅傲,也是出身於四川某偏僻小鎮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中考之後考慮到家境,他放棄了讀高中,而去讀了一所技校,想早點畢業走上社會掙錢。
技校畢業之後,他去了一家熱電廠鍋爐間當了一名鍋爐工。鍋爐四周是堆積如山的黑煤炭,到處都是黑黑的煤灰,一把鐵火鉤就有好幾米長,幾十斤重。17歲的梅傲剛剛還為自己終於走上社會掙錢而激動不已,轉眼就被一瓢冷水澆了個透心涼,即使爐內上千度的高溫散發出來的灼人熱浪,也暖和不了他的心。
對於一個鍋爐工來說,給鍋爐“打焦”是一件艱苦且危險的活。鍋爐內結焦是影響鍋爐安全運行的隱患,如果不及時清除,越積越多的焦塊將會堵塞鍋爐排渣出口,對安全生產造成威脅。
爐膛內一千多度高溫,即使離觀火孔數米遠都感到熱浪灼人,更何況是靠近火口?有次梅傲正手拿大鐵火鉤奮力打焦,突然,一團火煤跳了出來,飛濺到他的手腳上,立刻冒了了一大串大血泡,他咬緊牙關還痛得流下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