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不能不追求那種彼此間的不同?這麼一問的性質已經接近於“反動”了。至少,現在的人類社會是不可能把工人和農民重新合為一個工種了。發動大家不去聽王菲不去看李連傑、尼古拉斯·凱奇,沒事兒對對歌、大冬天跳跳草裙舞——肯定會有人祖孫古代衝出來砭揙我。所以這一問無效。人類汙染、濫殺造了這麼多孽,之所以老天還厚待這個物種,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它比別的動物追求豐富與個性。
既如此,苛求大家一起進行最低耗費,比奢求所有人將來能一樣高消費難度還大。
讓大家湊合不是事兒,而且也不合情理。但是不湊合,大家就凶就狠就搶,就瘋就痛苦就弄得日益鄙俗不堪,這也不是什麼好兆。前幾天翻卡紮菲的一本小說,見他在那裏控訴城市,反複讚美陽光、空氣、水。對前一條我保留意見,後麵的則想想也是:世上還有什麼比陽光、空氣、水。和食物對人更重要的?已經有了最重要的東西,人還在這世界上瞎急……也不怕外星人在電視裏笑話。
生有所養
世剛以前自以為是個孝順的女兒,事業也算好,經濟上沒有問題。
世剛曾很自豪地說“我絕不讓父母晚年為錢發愁!”然而卻常為父母不肯住好房子、用好家具、吃好東西等事和他們發生衝突,認為父母不理解我的孝心。父親曾說:
“你不懂得什麼是兒女的孝順,光有錢有什麼用!”
世剛曾一連三年沒回過家和父母過春節,世剛總說我太忙了,然後就大筆寄錢。
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明白親情不是錢能代替的,父母要的不是錢,而是常回家看看。
2004年春節後父親因病去世,世剛和大哥共同挑中一個背麵刻著這樣一句話的骨灰盒“子欲養而親不待”。一瞬間世剛突然明白了這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並非隻是說兒女有能力贍養時,而父母都不在了,它更深的說當兒女明白怎樣才是真正孝順父母時,父母都等不急了。
世剛內心的傷痛再不能愈合,父親再也不能給世剛孝順的機會了。
現在世剛更加明白,隨著我們做兒女的一天天長大,成為社會的中間力量,父母一天天老了。他們了解社會、應付社會的能力也在一天天減弱,對兒女的依賴也一天天增加。兒女小時父母百般嗬護,從無厭煩。父母老了,兒女真誠關心父母幫助他們,給他們以安慰,這便是人倫是人世間最美的親情。
記得《讀者》有篇文章說:“父母在,我們永遠與死亡隔了一層,父母不在了,死亡就靠近了”。這段話對我心裏的震撼無以言表,使我對“父母的健康是兒女的福分”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父母健康不僅是少給兒女添麻煩,更重要的是讓兒女的心靈永遠有所依、有所靠。
祝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萬一碰到強暴
我們一直讚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比如說,一個女人因為強奸而失去了貞操,她以死抗絕是有骨氣的表現。而西方人卻不認同這種關念。在他們眼中,女性遭遇強奸,與遭遇車禍一樣,不過是場劫難。
他們不理解那些斷手斷腳甚至高位截癱的人都要生存,為什麼一個被強奸的女人卻要尋死尋活呢?
一個13歲的女孩子到澳大利亞留學。第一節課,班主任拿來一盒避孕套,給每個女學生發一隻。老師說:
“澳大利亞是一個安全的國家,但不等於沒有意外。萬一碰到強暴,使用避孕套有三個作用:
第一,你不會懷孕;第二你不會染上性病、愛滋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無論出現什麼意外與不幸,請記住,保護自己最重要,生命最重要。”
尊重生命,才會活得有尊嚴。
努力活出自己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柱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
“可憐的家夥,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有一條腿嗎?”
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
“我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請求祂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生命的呐喊
“不要閉上眼睛,要堅強,你可以和我說說話,但千萬不要閉上眼睛。”
2003年7月21日淩晨4點半左右,一輛滿載著陶製瓦片的卡車撞進南京下關區上元門的一處三間民房裏。頃刻間,瓦礫四濺、房屋倒塌,卡車內的幾個人當場死亡,而房屋內卻埋下了5個人。
由於是淩晨時分,大多數人都在睡夢中,慘禍發生後,被驚醒的為數不多的附近居民麵對慘禍束手無策。在等待救助人員到達期間,人們發現在倒塌的房屋廢墟裏,有一個人頭露在外麵,身子埋在廢墟 裏。也許是因為失積壓過多,他的呼吸越來越微弱,眼睛也開始睜不開了。這時候,一個青年男子俯身對那露在外麵的頭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