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郭挺之榜前認子(1)(2 / 3)

\"郭喬道:\"即是這等說,我明日動一個遊學的呈子在學中,便不妨了。\"因又想道:\"母舅來接我,雖是他一段好意思,但聞他做官甚是清廉,我到廣東,難道死死坐在他衙中?未免要東西覽遊,豈可盡取給予他?須自帶些盤纏去方好。\"武氏道:\"既要帶盤纏去,何不叫郭福率性買三五百金貨物跟你去,便伸縮自便。\"郭喬聽了,大喜道:\"如此更妙!\"遂一麵叫郭福去置貨,一麵到學中去動呈子。不半月,呈子也準了,貨物又置了,郭喬就別了武氏,竟往廣東而去。正是:名場失意欲消憂,一葉扁舟事遠遊。

隻道五湖隨所適,誰知明月掛銀鉤。

郭喬到了廣東,先叫郭福尋一個客店,將貨物上好了發賣,然後自到縣中,來見母舅王知縣。王知縣聽見外甥到了,甚是歡喜,忙叫人接入內衙相見。各敘別來之事,就留在衙中住下。

一連住了十數日,郭喬心下因要棄去秀才,故不欲重讀詩書。

坐在衙中,殊覺寂寞。又挨了兩日,悶不過,隻得與母舅說道:\"外甥此來,雖為問候母舅並舅母二大人之安,然亦因名場失利,借此來散散憤鬱。故今稟知母舅大人,欲暫出衙,到各處去遊覽數日,再來侍奉何如?\"王知縣道:\"既是如此,你初到此,地方不熟,待我差一個衙役,跟隨你去,方有次第。\"郭喬道:\"差人跟隨固好,但恐差人跟隨,未免招搖,有礙母舅之官箴,反為不妙。還是容愚甥自去,仍做客遊的相安於無事。\"王知縣道:\"賢甥既欲自遊,我有道理了。\"隨入內取了十兩銀子,付與外甥道:\"你可帶在身邊作遊資。\"郭喬不敢拂母舅之意,隻得受了。遂走出衙來,要到郭福的下處去看看。

不期才走離縣前,不上一箭之遠,隻見兩個差人,鎖著一個老兒,往縣裏來。後麵又跟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啼啼哭哭。郭喬定睛將那女子一看,雖是荊釵布裙,卻生得:貌團團似一朵花,身梟梟如一枝柳。眉分畫出的春山,眼橫澄來的秋水。春筍般十指纖長,櫻桃樣一唇紅綻。哭聲細細鶯嬌,鬢影垂垂雲亂。他見人,苦哀哀無限心傷;人見他,喜滋滋一時魂斷。

郭喬見那女子,生得有幾分顏色,卻跟著老兒啼哭,象有大冤苦之事,心甚生憐。因上前問差人道:\"這老兒犯了甚事,你們拿他?這女子又是他甚人,為何跟著啼哭?\"差人認得郭喬是老爺親眷,忙答應道:\"郭相公,這老兒不是犯罪,是欠了朝廷的錢糧,沒得抵償,今日是限上該比,故帶他去見老爺。

這女子是他的女兒,舍不得父親去受刑,情願賣身償還。卻又一時遇不著主顧,故跟了來啼哭。\"郭喬道:\"他欠多少銀子的錢糧?\"差人道:\"前日老爺當堂算總,共該一十六兩。\"郭喬道:\"既隻十六兩,也還不多,我代他嚐了罷。\"因在袖中,將母舅與他作遊資的十兩,先付與老兒,道:\"這十兩,你可先交在櫃上;那六兩可跟我到店中取與你。\"老兒接了銀子,倒在地下就是一個頭,說道:\"相公救了我老朽一命,料無報答。隻願相公生個貴子,中舉中進士,顯揚後代罷。\"那女子也就跟在老兒後麵磕頭。郭喬連忙扯他父女起來道:\"甚麼大事,不須如此。\"差人見了,因說道:\"郭相公既積陰騭憐憫他,此時老爺出堂還早,何不先到郭相公寓處,領了那六兩銀來一同交納,便率性完了一件公案。\"郭喬道:\"如此更好。\"遂撤身先走,差人並老兒女子俱隨後跟來。郭喬到了客店,忙叫郭福,取出一封十兩紋銀,也遞與老兒道:\"你可將六兩湊完了銀糧,你遭此一番,也苦了,餘下的可帶回去,父女們將養將養。\"老兒接了銀子,遂同女兒跪在地下,千恩萬謝的隻是磕頭。郭喬忙忙扯他起來道:\"不要如此,反使我不安。\"差人道:\"既郭相公周濟了你,且去完了官事,再慢慢的來謝也不遲。\"遂帶了老兒去了。郭喬因問郭福貨物賣的如何。郭福道:\"托主人之福,帶來的貨物,行情甚好,不多時早都賣完了。原是五百兩本銀,如今除去盤費,還淨存七百兩,實得了加四的利錢,也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