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照著樹節砍下去
日本著名的圍棋選手升田幸三在解釋自己為何總能不斷地變換棋風、在棋壇保持常勝時,曾講述了下麵這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很敬佩有一身好力氣、靠砍柴賺錢的父親,常常跟著父親進山砍柴。
後來, 他發現有一位60歲的老伯伯也常常到山裏砍柴,但他總是很悠然地來得很晚, 走得很早,中間還不時地停下來歇息一會兒。令他奇怪的是,老伯伯每次砍的柴,總是比父親的要多一些。
一開始,他還以為老伯伯的斧子更犀利或者他砍的柴都是木質比較軟的,但後來,他發現父親和老伯伯的斧子一樣犀利,他們砍的是同樣木質的燒柴,再仔細地比較了父親和老伯伯的砍柴方法,他才揭開了其中的秘密----父親總是朝一處用力砍,而老伯伯是圍著樹砍。在遇到有樹節時,父親總是竭力避開樹節,斧子卻常常被卡住;而老伯伯卻總是從有節的地方開始下手。
原來,在人們傳統的觀念中,沒有節的樹幹比較容易被砍斷,而有節的地方則不容易砍斷。實際上,有節的地方雖然堅硬一些,但是卻更容易折斷,有時找準其脆弱點,稍加用力就可以砍斷。
這件事給升田幸三最深刻的啟示,就是----努力地打破習慣的思維定勢,在許多別人視為不大可能的地方,大膽地去嚐試,往往能夠找到創新的途徑。
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在麵對諸如樹節這類的難題時,經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采取回避這樣的習慣做法,而且還自以為做得非常正確呢,卻不知隻需打破規,努力一試,就能夠找到令我們驚喜的成功。
渴望創新的人,不妨向那位老伯伯學一學,試一試把斧子砍向那看似堅硬無比的樹節,砍碎那些僵化的思維模式,成功的芬芳自然會隨之而來。
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深思慎行,要給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一定不要錯以為時間和機會還有的是,不要以為錯過的機會還可以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