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馬尼拉街頭的環保電車
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有1400萬人和140萬輛車,因為車輛眾多,馬尼拉的空氣品質比安全的標準值要惡劣3倍,這些車所排放出的交通廢氣,每年要造成馬尼拉城市多達4000居民的死亡。
因此政府急切需要找到一條救贖之道,他們決定首先改造街頭上最招搖,也是最經典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吉普尼車。
據悉,吉普尼車源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當時,飽受戰爭摧殘的菲律賓非常需要車輛,因此他們接受了美國多餘的吉普車,並將其改早成公共汽車。現在,每天都有30萬輛的吉普尼,在馬尼拉擁擠的街頭穿梭,由於吉普尼是靠柴油引擎的,因此排放出大量的廢氣,政府改造的辦法就是把它的柴油引擎改變成無汙染的電力引擎。
但這項改變並不簡單,因為,以同樣的重量來說,電動馬達的馬力遠比不上柴油引擎,改造者必須要拿掉吉普尼笨重的軍用鋼鐵,同時又不能破壞它的特色。
經過4年艱苦卓絕的研究和不斷改進,政府終於推出了新車——電動吉普尼,原來的吉普尼外殼被改裝成玻璃纖維,整個車的重量變得隻有隻有900磅,原來3公升的柴油引擎,也被換成5匹馬力的的小電動馬達(靠隨車攜帶的蓄電池供電),改造後的電吉普尼,很安靜,沒有空轉和噪音汙染,更不會產生廢氣。
但電動吉普尼需要電力,而電力也是來自石化燃燒,同樣也會產生汙染和能耗,為了讓電動吉普尼變成更有利於未來的環保車,政府又重新考慮它的燃料來源——不用煤炭、石油當燃料,而是改用生物可分解垃圾,用一個汙染問題消滅另一個垃圾。
這一想法,最初來源與馬尼拉的垃圾汙染,馬尼拉每天都會製造出6000噸的垃圾,在城市的各個垃圾場上,每天,至少有5萬人菲律賓窮人冒著生命的危險,去翻檢垃圾裏麵的一些有用的東西,然後拿去賣。
而政府雇傭的回收專家認為,那些垃圾裏還藏有更大的財富,裏麵有無法估量的有機垃圾。菜市場、家庭和餐廳,每天產生的有機垃圾都有驚人的,而這些有機垃圾能創造出非常大的價值,因此,在這些垃圾的下麵幾乎沒有氧氣能進入,在這樣的環境裏,自然界的小型細菌就會分解成有機廢物,然後產生甲烷。如果把這些甲烷直接排放出去,就是產生有害的溫室氣體,但是如果將它們放在密封的艙室裏處理,就能將它們變害為寶,製造出大量的免費沼氣。
最終,回收專家們決定把這些沼氣利用起來,然後像使用天然氣一樣,把沼氣送進發電機裏燃燒,發電,將發出來的電再供應給電車吉普尼。這樣,吉普尼就有用不完的電力,也能解決堆積如山排放甲烷的垃圾,現在馬尼拉大街上又出現了不少輛改裝後的小吉普尼電車,因為體型很小,因此能有效地避免交通擁堵。
城市運輸和城市垃圾處理一直是困擾人類的兩個難題,菲律賓的環保專家們認為,沼氣是進化大自然淨化地球的原始方法,隻要加速大自然的這種方法,就能清除我們的垃圾,同時也能提供出客觀的電力,解決城市交通運輸,這是一項一舉兩得的好辦法,聰明智慧的菲律賓人的這種辦法,為城市所用,有可能被未來城市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