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陽光加入想象80(1 / 1)

第四章 花姿?花韻?花事

任何人,一旦站在眾人矚目的台上,胸前簇擁著一束美麗的鮮花,心中油然升起的,定然是難以言說的幸福。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每一個讓人心潮澎湃的場麵,都有著色澤繽紛的鮮花姿影?可以說,鮮花,是自然的精靈,是幸福與歡樂的使者,是愛和美的化身。

溫馨美麗的鮮花,是不忍教人怠慢,也不容怠慢的。它們的姿影,總是一次又一次被寫進詩行裏。從梅花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到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菊花的“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到蘭花的“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淩霜”......或情趣盎然,或純正高潔,或淡泊悠然,或正氣清遠......無不給人美妙的感受。而那些或悠揚、或激蕩、或婉轉的有關花的歌謠,在耳際盈洄流轉時,更是引人回味,讓人難於釋懷。

古往今來,許多名人與鮮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東晉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隱居田園故裏,留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唐朝詩人杜甫,鍾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愛花如癡。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正是他當初愛花惜花種花的寫照。如今的“杜甫草堂”,茂林修竹,鳥語盈耳,花團錦簇,繽紛豔麗。這樣的景象,與杜甫當年的勞作是分不開的。半生戎馬,半生囚徒,頗具傳奇色彩的張學良將軍,一生愛蘭如命,他多次對旁人說: “我以蘭為伴, 如親良友,如飲醇醪,令人萬慮俱消,有瀟灑出塵之想。”據說,在張學良先生的住所,有各類蘭花達百十盆,他每天都要親自澆水、施肥、 除蟲,還有心為蒔養的蘭花題名,如 “綠荷”、 “寶島仙女”、 “玉雪天香”、 “櫻姬”等。這些題名,寄予著他對蘭花深切的愛戀之情。一代偉人毛澤東最愛梅花,他喜歡在自己的居室擺幾盆梅花,隨時觀賞,以愉悅身心,抒情明誌。 他的《詠梅》詩“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字字句句,令人心曠神怡。

一同事送我兩盆吊蘭,其中一盆已有一斜垂的花枝,枝雖向下,但每瓣花卻是昂然向上的。置於客廳的吊蘭,很長時間內,沒有沐浴過一絲陽光,沒有淋過一滴雨水,隻需一坯黑土,便可默然自在地生長。它們所求甚少,但生命力極強,長得綠如翡翠。特別是那枝斜逸出的花,給人的感覺更是天然忘我,賞心悅目,讓人在欣慰之餘,心生欽佩。

大千世界,花事如人事。很多花,在世人麵前展現出來的,是美好,是和諧,是不懈不怠。它們那些與生俱來,高貴而內在的品格,一當你注意到、感受到,又怎能不在刹那之間怦然心動,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