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如何訓練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1 / 1)

隨著能力的發展和長時間的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又有進步了,他們能發出很多類似聲母的聲音,能夠理解表示禁止指令的“不”的意思,能夠使用各種手勢或聲音來要求物品及吸引他人注意力等。父母可以通過訓練寶寶其不斷提升語言理解能力。

(1)教孩子說出各種事物的名稱:在生活中教會孩子說出他熟悉事物的名稱來,這是孩子學習說話的基礎,說出物品的名稱越多越好。

(2)教孩子學會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的短句:如在孩子能說出“汽車”“球”的名稱以後,可以指著這些東西問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教孩子從會用“汽車”“球”的單詞來表達後。逐步轉為會說出“這是汽車”“那是球”的短句來回答。

(3)教孩子學習單句:在生活中要用簡單明了的單句同孩子交流,如“寶寶笑”“吃餅幹”“媽媽坐”“出去玩”“爸爸關門”,“寶寶乖”“講故事”“寶寶穿衣”“爸爸推車”等,這些簡單明了的主謂結構和謂賓結構的短句,要經常對孩子說,聽多了他自然會模仿。另外,對這些簡單句也可以有意設置一些情景引導孩子表達出來,如大人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大家都開心地笑起來了,爸爸可以問孩子:“媽媽怎麼了?”引導孩子說出“媽媽笑”的話來;又如爸爸做一個推車的實景。問孩子:“爸爸幹什麼?”引導他說出“爸爸推車”或“爸爸上班”等單句。

(4)教孩子背短的兒歌和小詩: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喜歡和媽媽背一些簡短的兒歌和小古詩,剛開始往往是大人背誦前麵的內容,孩子附和著說最後一個字或幾個字。如媽媽說“床前明月”孩子馬上接著說“光”,媽媽又接著說“疑是地上”孩子又馬上接著說“霜”。以後媽媽隻說前麵的兩個字,孩子就跟著說後麵的3個字。再以後自己就會背出整首的詩。教孩子背兒歌和小古詩,是訓練孩子口語的有效方法。

(5)教孩子用詞或短句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一時期由於他以前能用身體語言表達要求,大人也總是馬上給予回應,因而現在仍然習慣用動作、表情來表達需求,不願說話。如他想吃餅幹,就用手去指,叫大人拿給他。如果大人現在仍然像以前那樣立即去滿足他用身體語言表達的需求,那麼孩子就懶得說話。因此,這一時期孩子有需求,不要馬上滿足他,要“逼”他用詞或短句來表達,哪怕是一個字也好。如果不逼孩子說話,他就總不想說話。許多孩子一直到2歲還不願說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1歲半左右,家長害怕孩子哭鬧就習慣於滿足他身體語言的要求所造成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