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風雨人生 守候陽光(7)(1 / 3)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金。然而,他始終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不斷吸取曆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一生中,畫風至少變了五次!即使他已80高齡,還每日揮毫不已。有時,來了客人或身體不適,不能作畫,過後也一定補畫。正因為齊白石在成功之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了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因發現“J”粒子而獲得197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他繼續發奮攻關,於1979年又獲重大成果——發現了“膠子”。他為什麼能接連獲勝呢?這是因為他在獲獎後不但沒有放鬆自己,反而自我加壓。他每天隻睡四至六小時,硬是擠出時間用在科學研究上,決不因獲獎而增加社會負擔或放慢前進的步伐。

麵對現實,自暴自棄,甘居人後;還不如來個“先飛”“多練”,由勤而熟,由熟而巧,通過以勤補拙,成為“巧鳥”。

生物遺傳工程著名專家童第周17歲那年考入寧波師範學校的預科班,第2年後,他又考入一所教會中學。這所中學對數理化、英語課的要求很嚴格,而這幾門功課童第周的基礎最差,有的課甚至根本沒學過。當時有人譏笑他說:我保證你不出3個月就得回家種地。果不其然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他的總平均成績是45分,按學校規定,總平均成績不及格的人必須退學或降級。

童第周本來比同班同學的年齡大好幾歲,再降一級怎麼行呢?他硬著頭皮去央求校長,校長最後勉強答應讓他試讀半年。自此,童第周每天天不亮就悄悄爬起來在路燈下朗讀英語;晚上,熄燈的鈴聲響了,別人睡下後,他又悄悄地來到校園的路燈下,複習當天的課程。監學被他的頑強的學習毅力打動了,破例地允許他在學校熄燈鈴打過以後在路燈下學習。就這樣,童第周贏得了時間,贏得了學習上的突飛猛進。第二學期的考試成績公布了:他的總平均分超過了70分,幾何還考了個百分。

童第周經過刻苦勤奮的學習,在28歲那一年終於以複旦大學生物係高材生的優異成績留學比利時。

張博從小就酷愛學習,他嫌自己記憶力不強,為了做到博聞強記,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重新抄寫,像這樣要抄它六七次直到能背誦時,方才作罷。由於經常抄寫,他右手握筆管的地方長成了老繭。冬天手指開裂,每天要在熱水裏浸好幾次才能屈伸。後來他把自己的書房叫做“七錄齋”。勤奮學習,堅持不懈,終於使他成為明末著名的文學家。張博寫作思路敏捷,各個地方的人向他索取詩文,他從來不打草稿,都是當著來客的麵,一揮而就,因此,名噪一時。

梅蘭芳在剛學戲的時候,麵對一個很不利的條件——眼皮下垂,迎風流淚眼珠轉動不靈活。“巧笑情兮,美目盼兮”,唱旦角的眼睛不好,那還成嗎?親戚朋友為他顧慮,他自己也常發愁。後來,他偶然發現觀察飛翔的鴿子可以使眼珠變靈活,於是他每天一早起來就放鴿子高飛,盯著它們一直飛到天際、雲頭,並仔細地辨認哪隻是別人的,哪隻是自家的,終於練就了舞台上那一雙神光四射、精氣內涵的秀目。

對許多人來說,笨鳥先飛或許是個很好的例子。隻要多付出,不怕苦,一樣可以做得很好,或許隻是時間長了點罷了。

心靈處方:

永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以更大的熱情去獲取更大的成功,不斷地給自己加壓,永遠不讓發動機熄火,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車駛至盡可能遠的奇境。

39.你比我矮

十年前的那個周末舞會,女孩子是秀發披肩、亭亭玉立的大二學生,她像一朵六月的新蓮在沸騰的舞池中,裙子翩翩飛,飄逸而芬芳。

在目光的包圍和無休無止地旋轉後,她累了,坐在一邊休息。

這時,一個男孩走過來向她微微鞠躬。伸出手。“我可以請你跳一支舞嗎?”他彬彬有禮,像一個古代的王子,讓人不忍拒絕。

帶著一絲疲倦,她站了起來。當兩個人麵對麵地站在舞池中,靜等音樂響起的片刻,她突然發現。那個男生竟然比她似乎還矮一點點。也許並不真的比她矮,但是女孩子覺得,如果哪個男生與她等高,那就已經是很矮了。“我比你還高哪!”女孩子輕輕悄悄地說,笑著,像小時候與小夥伴比高矮時得勝後的高興的樣子。其實是心無城府的,因為她從小便比身邊所有的朋友長得高,已習慣了在與他們的比較中驕傲地笑。但眼前的男孩子並不是自己的朋友,隻是舞會上偶爾邂逅的舞伴。女孩子立刻為自己的口無遮攔而後悔了。她的臉刷的一下紅了。